虎嗅 07月09日 13:39
老师因学生未填“清北”解散群聊,知情同学:不能抹除老师3年付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江西瑞昌一中教师因学生未报清华北大而失望解散微信群事件引发热议。该事件反映了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报考志愿的期待与学生自身意愿之间的矛盾。学校方面,尤其是在地方重点中学,往往将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甚至影响到教师的评优和奖励。而学生则可能基于个人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和院校。专家指出,这背后反映了社会对“清北崇拜”和“升学率”的过度追求,以及教育评价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该事件也引发了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即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还是满足学校的声誉需求。

🤔事件起因:江西瑞昌一中一名教师因3名学生未报考清华北大而失望,解散了名为“清北团队合作群”的微信群,引发舆论关注。

🏫学校立场:学校和老师通常期望学生报考清华北大,这与学校的声誉、教师的评优和奖励密切相关。学校会组织培优,甚至压缩学生的休息时间。

🧑‍🎓学生选择:学生可能基于个人兴趣、专业发展前景等因素,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而非盲目追求名校。

🧐专家观点:专家指出,该事件反映了社会对“清北崇拜”和“升学率”的过度追求,以及教育评价的单一性。教育应更多元化,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后续发展:学校和涉事教师已向学生及家长道歉,并强调不得干预学生的志愿填报。学生也表达了对老师付出的肯定,并希望客观理性看待此事。

填报志愿究竟应该满足各方期待还是应结合实际考虑自身想法?近日,“江西瑞昌一中某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北而失望解散微信群”一事引发热议。

该群名称为“清北团队合作群”,群内共有22人。据网传的聊天截图显示,老师在群里表示,2025年高考22209班有3名学生包揽了年级理科前3名,文科第6名,是一个值得庆贺的事,本以为可以完美收官,但这3位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听学校、老师、家长的劝告,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

该名老师还表示,“明天上午将以失望解散此群”,这是“班主任教育的失职、职业教育的失败”,并称对不住所有付出的领导和老师。

群聊截图。图片来源:某社交平台

界面新闻注意到,截图一经流传引发公众对填报高考志愿以及教育本质的讨论。有部分网友认为真正的教育失败是从把学生当功勋章开始。也有网友认为,应该尊重学生填报志愿的选择,与其选清北冷门专业,还不如选其他名校的热门专业。

2025年7月8日晚,界面新闻联系到上述22209班的一名学生。据这位同学透露,自己所在班级为瑞昌一中志远班。班上共有50人,均由尖子生组成。

“在高一刚入学的时候,班级就已经确定好了。不过后续学校会根据学生成绩再重新进行分班,换掉一部分人。”该名知情同学告诉界面新闻,群里的同学没有和学校签订协议,只不过老师会经常和前几名同学开会以及进行培优,“基本就是上网课或者请外校老师讲课。”

谈及对群内这三名同学未报清北的看法,这位同学表示,他们的分数不算理想,虽然分数能够上北大医学部,但他们对医学也并不是很感兴趣。至于这三名同学报考了哪所高校,这位同学向界面新闻透露,“只知道其中一位同学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不是数学系,但我推测应该是热门新工科,能去米哈游上班那种。”

“上清北的学生,学校这10多年都没断过。”上述同学还称,今年高分算是学校最差的一届,但像我们中上档的学生考的分数还算不错。“985、211一定是不比往届差的。”

此外,谈到班级的重本率,“我们班有40多个600分以上的,班级同学百分百能上211高校。”该名同学说。

针对此事,7月7日晚,“瑞昌市第一中学”微信公众号发布情况说明称,我校立即召开教师会议,漆某芳老师在会上作出了深刻检讨,充分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当。

同时,学校进一步强调家校沟通纪律,要求老师强化考试招生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不得以任何方式干预学生的志愿填报。目前,学校和漆某芳老师已向学生及家长表达了诚挚歉意,争取他们的谅解。三名学生已按照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

“这件事很复杂,网络上很多人只是一味网暴。不想因为报考这件事就彻底抹除老师这3年来对我们的付出。”这位同学向界面新闻表示,在自己的印象里,老师对待教学的态度十分严谨,对同学们也是很关爱的。在我们班内部,大家对老师的评价绝非像网络上所说的那样。

“虽然,他有时候对我们很严苛但也可以看出他真心想让我们考好。就拿放假安排来说,他会压缩我们的休息时间。但即便如此,每当我们无法享受假期时,他也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同样没有休息。”该位同学说。

这位知情同学还向界面新闻表示,老师的教育理念一直是学校大于专业,我们也能理解老师的想法,但我们也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界面新闻表示,这位老师的做法在现实中并不罕见,而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熊丙奇指出,在一些地级市或县级地区,当地重点中学是否有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校长的职位稳定以及教师的评优和奖励。因此,这背后反映的是对“清北崇拜”或“清北率”的过度追求。这一问题并非个体学校或某个地区的特例,而是具有全国性的普遍特征。我们无法忽视这一现象的存在。

此外,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表示,“此事本质是两种评价两种追求的差异,我相信很多人在批评学校和老师,但所有人都应该反省的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学校或者老师看重名校吗?他们为什么看重?首先是社会评价如此,教育被全面裹挟了,不能简单批评学校和老师。”

唯名校论、唯升学率肯定是错的,但也不能简单排斥,甚至全盘否定,无论如何,成绩也是教育评价的一部分,不可缺少。”陈志文说。

此前在2022年6月22日,该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介绍,瑞昌一中诞生于抗日烽火中,是一所具有80余年办学历史的老牌高中名校,1981年被评为“江西省首批重点中学”。近3年来,共有6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其中文、理科各3人。此外,曾连续多年获评“九江市高考综合优胜单位”,素有“赣北名校”“高考大户”之美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考志愿 教育本质 清北崇拜 学生选择 学校期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