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7月09日 06:58
为何天气预报跟体感温度差这么多:专家解释原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天气预报气温与实际体感温度之间的差异。文章指出,气象预报的气温指的是在特定环境下测量的空气温度,而体感温度则受到湿度、风速、辐射、个体差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文章详细解释了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们对温度的感知,并强调了体感温度的复杂性。通过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天气预报,以及如何应对高温天气。

🌡️气象观测站内的百叶箱(通常离地面1.5米高)测量的静止阴凉空气温度,是天气预报中气温的依据,反映空气的热力学状态,不考虑人体感知。

🏙️即便在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气温也可能不同。例如,北京通常以南郊观象台的气温为预报基础,但海淀、朝阳等区域的实际气温可能存在差异。

🥵体感温度是人体通过皮肤与外界热交换后的综合感受,受到湿度、风速、太阳辐射、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湿度高时,汗液蒸发慢,体感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湿度低时,汗液蒸发快,体感更凉爽。路面反射热辐射也会加剧高温。

🧍个体差异也影响体感温度,包括代谢率、衣着、健康状况等。例如,运动时产热多、穿保暖衣物、贫血怕冷等都会影响对温度的感知。

7月9日消息,今年最强高温正在持续影响我国,高温炙烤下,不少网友认为气温远不止38℃、39℃,因为在户外感觉都快被“烤化了”。

不少网友问,天气预报的气温是怎么测出来的?为什么会跟体感温度差这么多?

专家指出,空气温度指气象观测站内百叶箱(通常离地面1.5米高,避免阳光直射)测量的静止阴凉空气的温度,仅反映空气的热力学状态,未考虑人体感知因素。

在气象预报中,各地气象台会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站点来预报该地气温,以北京为例,通常以南郊观象台百叶箱的气温为预报基础,即便是同一个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海淀、朝阳、顺义等不同区域在同一时间气温也有差别。

有些人觉得热或者冷,这指的是个人的体感温度,它是人体通过皮肤与外界热交换后的综合感受。

体感温度通常会受到湿度、风速、太阳或地面辐射、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个人情绪也会影响自己对气温的“判断”。

比如高温时湿度高(如桑拿天),汗液难蒸发,体感温度高于实际温度;湿度低,汗液快速蒸发,体感更凉爽。炎热路面(如沥青)反射热辐射,加剧高温;不同个体的代谢率(运动时产热多少)、衣着(保暖或透气性)、健康状况(如贫血怕冷)等均会影响体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气温 体感温度 天气预报 湿度 个体差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