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09日 02:35
[教 育] “真题真做”锤炼创新人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以金属板材加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为核心,构建了“分层递进、贯通融合、项目牵引、启智创新”的培养体系,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教融通,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解决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问题。

🎓 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构建了“分层递进、贯通融合、项目牵引、启智创新”的培养体系,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培养专业通识思维与创新能力,大三、大四学生强化实践与工程能力。

🏭 学院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立需求转化机制,设置“基础—专项—综合”三层次课程群,动态更新教学内容,确保与产业发展同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

🛠️ 打造“虚实一体”的教学环境,校内建成融合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校外与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形成“校内模拟—校外实战”的培养闭环。

👨‍🏫 学院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共建教学、科研、实训平台,引进企业技术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开设产教融合课程,将企业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 实施青年教师企业赋能计划,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将实践经验反哺教学科研,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行业前沿技术。

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

    ◎柳 鑫  孙嘉隆  朱 林  实习记者 夏天一

    “我们着力推动教育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持续探索符合区域发展的人才培养之路。”近日,在谈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时,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二级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超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近年来,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以金属板材加工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为核心,为全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输送了大批“懂技术、能创新、善实践”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推动行业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高端人才短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不足等痛点。如何破解日益凸显的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失配”问题?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教授龚俊杰认为:“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体系,从源头解决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问题。”

    张超介绍,近年来,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构建了“分层递进、贯通融合、项目牵引、启智创新”的培养体系,针对大一、大二学生,着重培养其专业通识思维与创新能力;对于大三、大四学生,则强化其实践能力与工程能力。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建立了“三维联动”机制。学院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建立需求转化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学院还设置“基础—专项—综合”三层次课程群,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将企业最新实践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

    在实践平台建设上,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打造出“虚实一体”的教学环境。在校内,该院建成融合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在校外,该院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形成“校内模拟—校外实战”的培养闭环。

    这种“真题真做”的培养模式,不仅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差距,还为企业提供了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逐渐形成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教学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人才培养新范式,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龚俊杰介绍,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与扬州市江都区、广陵经济开发区等地方政府,以及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共同搭建了教学、科研、实训平台。同时,学院引进20余名企业技术专家担任产业教授,开设了“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CAD/CAM”等10余门产教融合课程,将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

    此外,扬州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学院还着力实施“青年教师企业赋能计划”,通过出台绩效激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与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将“走出去”的实践经验反哺教学科研,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和装备。

    如今,该产业学院创新构建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教融通”的全景式实践育人体系,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满意度超过95%,形成了“赛课联动—多元评价—成果反哺”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

    “下一步,我们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形成‘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龚俊杰表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扬州大学 智能制造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