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09日
[要 闻] 我学者对在美国暴发的奶牛H5N1流感提出科学应对策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团队的研究揭示了奶牛H5N1流感在美国牛场暴发的原因。研究发现,奶牛特有的“偷奶”行为是病毒传播的关键,病毒通过污染的饲料和水进入奶牛口腔,并在口腔中复制后,通过“偷奶”行为感染乳腺。研究还表明,管控“偷奶奶牛”和疫苗接种是有效防控的关键。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控制美国当前的疫情,也为其他国家预防H5N1病毒对乳业的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研究发现,奶牛的口腔组织富含唾液酸受体,这为H5N1病毒通过污染的饲料和水感染奶牛提供了便利条件。病毒可在口腔中复制并向外排泄多日。

🥛奶牛特有的“自吸乳”或“互相吸乳”的“偷奶”行为是病毒从口腔传播到乳腺的关键途径。这种行为使得病毒能够直接感染乳腺,导致疫情暴发。

💉研究证明,疫苗免疫可以完全保护奶牛免受H5N1病毒感染。这为通过疫苗接种控制疫情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为扼制美国正在流行的H5N1牛流感疫情指明了方向,也为其他国家从源头阻断H5N1病毒对乳业的危害提供了科学建议。

    科技日报哈尔滨7月8日电 (记者朱虹 李丽云)记者8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所研究员陈化兰团队研究发现,奶牛因其特有的“偷奶”行为导致H5N1流感在美国牛场大暴发。该研究表明,可通过管控“偷奶奶牛”和疫苗接种实现精准、有效防控。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上。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人兽共患病。2024年3月,H5N1病毒在美国感染奶牛,导致该国17个州的1000多个奶牛场疫情暴发,奶牛的死亡率高达10%,同时还有41名奶牛场工人感染,对全球乳产业和公共卫生构成威胁。然而,作为典型的呼吸道传播病原,H5N1病毒如何侵入奶牛乳腺始终是未解之谜。

    该研究发现,奶牛的口腔组织表达丰富的唾液酸受体,为H5N1病毒通过污染的饲料和水感染奶牛提供了便利条件。病毒可在口腔中复制和向外排泄多日,并通过奶牛特有的“自吸乳”或“互相吸乳”的“偷奶”行为传染给乳腺。此外,研究还证明疫苗免疫可完全保护奶牛不被病毒感染。

    该研究不仅为如何扼制目前正在美国流行的H5N1牛流感疫情指明了方向,还为其他国家如何从源头阻断H5N1病毒对乳业的危害提供了科学建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H5N1流感 奶牛 偷奶行为 疫苗 疫情控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