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表现亮眼,出口量达到19.8万辆,同比增长116.6%,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1.1%。比亚迪以85957辆的出口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其插混车型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表现突出。奇瑞汽车和特斯拉中国紧随其后。出口车型结构发生变化,插混车型占比提升,A00+A0级纯电动车在海外市场受欢迎。自主品牌正积极推进本地化生产,以应对贸易壁垒。
🚗 出口量创新高:2025年6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达到19.8万辆,同比增长116.6%,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1.1%,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 品牌表现:比亚迪以85957辆的出口量位居榜首,插混车型在东南亚、南美市场表现突出。奇瑞汽车排名第二,特斯拉中国排名第三。
⚡ 车型结构变化:纯电动车型占比从76%降至63%,插混车型占比从23%升至33%,成为增长新引擎。A00+A0级纯电动车出口占比49%,较去年提升18个百分点。
🌍 市场表现:宏光MINI、海鸥等“国民小车”在海外持续走俏,墨西哥、阿联酋等市场甚至出现加价提车现象。
🏭 本地化生产:自主品牌正从“整车出口”向“本地化生产”转型,比亚迪在泰国、巴西的工厂已投入运营,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达34.2%,规避贸易壁垒。
快科技7月8日消息,2025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上演“速度与激情”。
乘联会数据显示,当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9.8万辆,同比激增116.6%,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1.1%,较去年同期提升17.6个百分点,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无可争议的第一,单月出口85957辆,几乎占据新能源出口总量的43%。
其插混车型在东南亚、南美市场表现尤为抢眼,凭借“可油可电”的特性,精准契合当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状。
奇瑞汽车以26569辆位居第二,旗下经济型电动车在中东市场市占率突破15%;
特斯拉中国排名第三,出口10115辆,Model Y在欧洲市场仍保持竞争力。

出口车型方面,纯电动车型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6%降至63%,插混车型占比则从23%升至33%,成为增长新引擎。
其中A00+A0级纯电动车出口占比49%,较去年提升18个百分点,宏光MINI、海鸥等“国民小车”在海外持续走俏,墨西哥、阿联酋等市场甚至出现加价提车现象。
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品牌正从“整车出口”向“本地化生产”转型。比如比亚迪在泰国、巴西的工厂已投入运营,长城汽车CKD出口占比达34.2%,有效规避贸易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