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0:33 广东
- 800G 需求强劲增长:
- 2024年: 全球出货量约900-1000万只。2025年: 预计翻倍增长,达到1800-2000万只。主要驱动力来自北美云厂商(如谷歌、微软、AWS、Meta)。2026年: 预计在2025年基础上再有50%左右的增长(约2700-3000万只),达到出货高峰。原因: 2024年是800G放量第一年,2025年是第二年,2026年预计是峰值年。
- 初始目标报价在1500美金左右。因英伟达(NV)作为目前主要需求方且独家性强,压价明显,实际供货价格(包括旭创、Coherent等)降至1000-1100美金区间。谷歌定制款(如OCS相关)报价可能仍较高(如1500美金)。硅光与EML方案初期价格差异不大。
- 量产时间: 比预期延迟约半年。原计划2025年Q1小批量出货,现预计2025年Q3(下半年) 才开始小批量出货(各家公司,包括旭创、Coherent等)。2025年出货: 预计量不大(专家公司预计约5万只)。2026年展望: 预计开始上量,出货量会很大,500万只是可能的(原预期2025年350万,因延迟推至2026年)。价格:
- 谷歌 (Google):
- 使用定制化模块(如OCS相关),价格比普通模块高约20%(占其总需求约10%)。定制模块涉及波分复用,会用到环形器。供应商主要为旭创 (约50%) 和 Coherent (约20%),新易盛(Innolight)在尝试进入。专家公司近期订单显示需求有约30%上修(针对2025年剩余季度)。
- 2024年:约250万只。2025年:约350万只(增长约40%)。专家公司份额稳定在20%左右(约70万只/年)。2026年:预计约400万只。
- 800G 需求:增长动力: AI投入持续增加,预计2025年增长约50%。季度环比: Q1环比增长约2%,Q2环比增长约3%,Q3-Q4环比增长约35%。1.6T 需求 (2026年): 预计约100万只。专家公司目标份额约20%(约20万只)。特点:
- 合作进展: 专家公司(Coherent)作为Lumentum子公司,新进入微软供应链。800G 出货: 预计从2025年Q3开始供货。产能规划: 泰国工厂主要服务微软,目标在2026年达到季度产能15万只(即年化60万只)。份额目标: 专家公司目标占微软份额约20%。2026年出货展望: 预计到2026年底可能达到季度15万只,但全年50万只有难度,取决于泰国产能爬坡进度(目前泰国季度产能<5万只)。竞争格局: 微软供应商较多,包括旭创、新易盛、索尔思(Source Photonics)、II-VI (Coherent)等。
- 合作进展: 2024年Q4进入专家公司供应链。当前产品: 主要供应400G多模模块,季度出货量约5万只。800G 需求: 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有需求,专家公司尚未为其开发800G产品。供应链: 迅特科技(Accelink)通过联特科技(Eoptolink)在为Oracle代工。
- 1.6T 进展: 专家公司目标在2025年Q4实现小批量出货。验证流程: 公司内部可靠性验证预计Q2末完成,Q3向NV送样,Q4能否出货取决于验证结果。技术路线: 专家公司使用硅光方案。竞争与价格: 如前所述,NV压价导致实际价格在1000-1100美金。
- 背景与谷歌合作:
- 前身为TDK光通讯部门,自2011年起与谷歌合作(与旭创同期被扶持)。2017年从TDK独立为Coherent。2023年底被Lumentum收购(收购价与独立上市估值相当)。收购后谷歌订单稳定,且因成为北美公司,有增加北美份额趋势。
- 东莞工厂:当前季度产能约20-25万只(800G)。泰国工厂:当前季度产能<5万只(800G及相干模块),目标2026年达15万只/季度(主要服务微软)。
- 新进入了微软和甲骨文客户。产能扩张: Lumentum计划大幅扩产,目标到2026年产能翻2-3倍。制造策略: 保持中国(东莞)和泰国两地生产。1.6T产能: 暂无独立产能,与800G设备复用,2025年预计出货约5万只。
- 2024年:约50-60万只(主要给谷歌)。2025年:预计给谷歌约80万只(+国内其他客户产能)。
- 专注硅光 (SiPh) 技术,自认行业领先。1.6T方案: 采用硅光,光源主要使用Lumentum (NeoPhotonics) 的CW光源,也使用Roadmap(目标)等供应商。硅光芯片供应商为Marvell和Broadcom,DSP配套使用。800G 出货 (2024/2025):
- 硅光芯片: Marvell / Broadcom(半成品晶圆形式)。CW光源: 主要用Lumentum (NeoPhotonics),也用Roadmap等。DSP: Marvell / Broadcom。PCBA: 部分自产,部分外包(如索尔思)。
- 头部厂商份额 (预估):
- 旭创 (Innolight): 全球份额约40-50%,谷歌主力供应商(约50%)。II-VI (Coherent): 全球份额约30%,客户覆盖面广。新易盛 (Eoptolink): 增速快,受益于AWS/Meta需求,份额有望升至第三。Lumentum (含Coherent): 通过收购Coherent增强实力,拓展微软/Oracle等新客户。其他: 光迅、华工、海信等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北美份额较小。
- 目前800G仍以EML为主流。硅光占比预计将逐步提升,到2026年可能达到6:4 (硅光:EML)。推动因素:硅光功耗优势、技术成熟度提升、客户需求(尤其是定制化/高性能场景)。成本: 硅光BOM成本比EML低约10-15%。
- OCS (光电路交换机 - Google):
- 使用定制光模块(价格高20%)。集群越大,所需光模块数量越多(用于机柜间互联),不会减少总需求。Lumentum也有相干模块(DCI, ZR/ZR+)能力,主要在泰国生产(季度产能约5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