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百科 07月08日 14:33
选国产算力,不能既要自主可控,又要高性能,还要高性价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产算力发展面临自主可控、高性能和性价比的“不可能三角”。国产芯片自主可控但性能和成本较高,软件生态尚不成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研发和调试。选择国产算力需要理性预期,做好心理准备,并积极参与生态共建,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国产芯片自主可控但性能和成本较高,先进制程产业差距至少5年,良品率低导致成本高。

🔸国产芯片软件生态成熟度远低于cuda生态,开源代码少且bug多,开发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精力。

🚫选择国产算力不能仅凭“zz正确”而忽视实际挑战,应理性预期并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生态共建。

原创 算力百科 J 2025-07-08 06:00 贵州

选国产算力,不能既要自主可控,又要高性能,还要高性价比...

     1.选国产芯片,不能既要自主可控,又要高性能,还要性价比;国产半导体代工产业链处于追赶阶段,至少落后先进制程产业5年以上,良品率低,成本高,性价比低,但是自主可控,不被卡脖子

    2.选国产芯片,不能既要软件生态成熟,又要BUG少,还要省事;国产芯片软件生态成熟度远低于cuda生态,开源的成熟代码少且bug多,遇到开发问题,网上自助解决的概率低,因此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精力去研发和debug,这是必然之路,哪个生态都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

    3.选国产芯片,不能既要zz正确,又要心理骂娘,还要不付尾款;国产芯片的不成熟选择之前就应该有心理预期,且指导为了政治正确而选择,不应该使用效果不好就骂骂咧咧,最后拖着不付尾款,让大家都难受;

     在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发展国产算力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或商业选项,而是关乎信息安全和产业自主的战略基石。

    作为一名身处其中的从业者,我们满怀期待,也深知其重。然而,在推动国产算力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充满矛盾的期望和抱怨。正是这些“既要、又要、还要”的苛求,构成了国产算力发展道路上无形的绊脚石。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产业阶段,做国产算力,就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走钢丝。

    我们不可能同时拥有所有最好的东西。有三个核心的“不可能三角”需要我们去正视和取舍。

选国产芯片,不能既要自主可控,又要极致性能,还要绝对性价比

    “不可能三角”。在芯片选型上,如果将“自主可控”置于首位,就必须在性能和性价比上做出一定的妥协。

自主可控的代价: “不被卡脖子”是我们投身国产芯片事业最核心的驱动力。选择国产芯片,意味着供应链的安全,意味着在极端情况下我们依然有“米”下锅。然而,这份安全感的背后是现实的代价。我国的半导体代工产业链,尤其是先进制程方面,与世界顶尖水平存在着客观差距,行业普遍认为至少有5年以上的代差。这种差距直接体现在芯片的PPA(功耗、性能、面积)上。

性能与成本的现实: 落后的制程、尚在爬坡的良品率,直接导致了国产芯片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一颗采用相对落后制程生产的芯片,其单片成本可能远高于采用先进制程的国际主流芯片。即便设计上达到了相似的理论性能,实际的能效比也往往处于劣势。因此,要求国产芯片在提供“自主可控”这一核心价值的同时,还要对标国际顶尖产品的性能和价格,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选择国产,就是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更具战略意义的道路,这需要我们在初期为“自主”支付必要的溢价。

选国产芯片,不能既要软件生态成熟,又要BUG少,还要开发省事

    硬件是骨架,软件生态就是灵魂。我们必须承认,国产芯片的“灵魂”尚在成长,远未到丰满的程度。

生态成熟度非一日之功: 以英伟达的CUDA生态为例,它历经近三十年的发展和迭代,投入了数百亿美元,吸引了全球数百万开发者共同建设,才形成了今天这样护城河极深的软件生态。

从编译器、驱动、函数库到上层应用框架,CUDA几乎覆盖了所有高性能计算领域。相比之下,国产芯片的软件生态普遍起步较晚,无论是华为的CANN、寒武纪的MLU-Link、昆仑芯K-link还是其他厂商的SDK,其成熟度、稳定性和代码丰富度都存在巨大差距。

必然的“趟坑”之路: 在这个阶段,选择国产芯片就意味着选择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开源社区中适配国产芯片的成熟代码稀少,官方文档和社区支持也远不如国际主流生态完善。开发者在遇到问题时,很难像遇到CUDA问题那样,通过简单的网络搜索就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更多的时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阅读底层文档、与原厂工程师沟通,甚至自己动手修复BUG、优化算子。这并非国产芯片厂商“不给力”,而是任何一个新兴生态都必须经历的、充满荆棘的积累过程。期望一步到位,既要成熟生态,又要bug-free,还要开发省事,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选国产芯片,不能既要“zz正确”,又要心理骂娘,还要拖欠尾款

    这是关乎产业健康发展的态度问题。选择国产算力,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zz正确”的姿态上,而应该是一种理性的、有担当的商业决策。

预期管理是前提: 在项目立项之初,决策者就应该对使用国产芯片可能带来的挑战有充分的心理预期。既然了解其性能、生态的现状,并依然为了“自主可控”、“zz正确”等战略目标而做出了选择,就应该坦然接受其不成熟之处。

 不能在招标时高喊国产化口号,在实际使用中却以国际顶尖产品的标准来苛责,一旦遇到问题就“心理骂娘”,将所有问题归咎于芯片厂商。

共建而非指责: 国产算力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本质上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面对不成熟的产品和生态,用户和厂商应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用户真实的、建设性的反馈是帮助厂商迭代产品、完善生态最宝贵的财富。如果用户仅仅是将国产芯片当作一个满足政策要求的“道具”,在使用不顺后便一味指责、抱怨,甚至以“效果不好”为由拖欠尾装,这无疑会极大地挫伤芯片厂商的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合作伙伴,最终也会让整个国产算力生态陷入“大家一起难受”的泥潭,阻碍整个产业的前进。

 算力百科咨询设计了好几个国产智算中心的落地项目,只要愿意投入开发资源,垂直推理场景是可以用起来的,但是很多时候,卡在付款和投入上,不付款=没有持续投入,没有持续投入就烂尾,烂尾就更没有付款...恶性循环,直到项目要验收啦,大家开始着急!

  做国产算力,是一场需要耐心、智慧和决心的长征。我们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抱着“既要、又要、还要”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对于决策者而言,要认识到这是一个战略投入,需要在性能、成本和自主可控之间做出清醒的取舍。

对于开发者而言,要做好“趟坑”的准备,将挑战视为机遇,在与国产硬件的磨合中积累宝贵经验,成为推动生态成熟的核心力量。

对于使用者而言,要端正心态,将自己视为生态的共建者而非旁观的批判者,给予国产芯片更多的宽容和支持。

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正视现实的挑战,理性取舍,务实前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将国产算力的根基筑牢,最终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全国首个算力和大模型工程专属服务IP

        算力百科,承接独立咨询项目,以实战经验帮助甲方避坑,收费标准公开/透明:(50000+500*建设P数)/年/项,项目签约服务期限12个月,任何问题可咨询。

经验擅长:

1.设备选型:帮助甲方选择合适的AI卡和设备,组网、存储技术方案评审,避免“设备开机即淘汰”的尴尬局面;

2.转型咨询:IPO或者实体公司算力转型咨询,帮助转型的公司避免 “算力陷阱”和“合同陷阱”等;帮助搭建算力"研发-建设-运维-运营"的自有团队;

3.绿算咨询:协助甲方咨询和规划绿电和算力之间平衡,造价评估和商业模式设计,避免入坑;

价评议价格合理性,避免甲方被“割韭菜”;

算力宝典,第一章、算力中心从入门到精通【概述篇】

算力宝典,第二章 算力中心从入门到精通【模式篇】

算力宝典,第三章、算力中心从入门到精通【方案篇】

算力宝典 第四章、算力中心从入门到精通【公式篇】

算力宝典 第五章《算力中心从入门到精通【运营篇】

欢迎加入社群↓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产算力 自主可控 软件生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