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涌现 07月08日 14:31
李彦宏、朱啸虎不看好的赛道,正在海外悄悄赚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以来,视频生成模型在AI领域重新获得关注,国内多家AI公司如快手、MiniMax、爱诗科技等通过订阅收费模式实现盈利。头部视频生成产品的年化收入预计今年达到1亿美元,明年可能增长到5到10亿美元。尽管一年前视频生成模型被市场唱衰,但如今已成为少数实现正向现金流的AI赛道。

🌍 视频生成模型在国内市场面临挑战,但出海表现强劲,如MiniMax的海螺AI在海外获得千万美金的ARR,主要得益于欧美市场用户付费能力强和对新产品的接受度高。

💰 国内AI视频初创公司通过成本优化,在海外市场占据“性价比”生态位,其生成视频的成本仅为Sora的1/10-1/6,从而获得价格优势。

📱 视频社交媒体如TikTok、Youtube在AI视频公司的增长策略中起到关键作用,如Pika的“捏捏”特效、海螺AI的“半猫”等爆款玩法带动了增长。

📈 视频生成赛道格局未定,创业公司仍充满机会,但入场红利期逐渐消退,现有公司面临竞争压力,需要加快自我造血的步伐。

🚀 投资人认为视频生成赛道是集体误判,爱诗科技近2000万美元的ARR改变了部分投资人的看法,但投资难度加大,融资数额比语言模型少一个数量级。

原创 周鑫雨 2025-07-01 17:10 安徽

“视频模型不赚钱,是投资人的集体误判。”

“视频模型不赚钱,是投资人的集体误判。”

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2025年以来,广为流传的AI致富故事,大致存在于两个赛道:以Manus为代表的Agent,以Plaud为代表的AI硬件。

但在Agent和硬件这些性感的AI应用故事之外,一个已经冷却的旧赛道——视频生成模型,正带着国内一群AI公司起飞:

根据非凡数据的监测,2025年6月,快手的可灵AI,App&Web的ARR(年度经常性收入)已经达到了1亿美金。初创公司中,MiniMax的海螺AI、生数科技的Vidu,仅Web端的ARR也已经达到1000万美元左右。

多名知情人士对《智能涌现》透露,这几个产品的实际订阅收入还要更高。

甚至于,大语言模型还没打正的现金流,已经在视频生成赛道,率先实现了1。

爱诗科技官方数据显示,旗下视频生成模型PixVerse的月流水,已经达到84万美金,订阅收入已经能覆盖公司绝大部分成本费用,现金流接近为正。

在2025年智源大会上,字节跳动Seed图像和视频生成负责人黄伟林,给出了乐观的判断:头部视频生成产品的年化收入(ARR)预计今年达到1亿美元,明年可能增长到5到10亿美元。

但就在一年前,Sora类的视频生成模型,在国内还面临着“万人嫌”的局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视频大模型太贵,收益不确定,一般公司玩不起。

腾讯科技曾报道,曾任字节跳动视觉技术负责人的王长虎,在创立爱诗科技之初,遭到过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的劝退:“你还是回去上班吧,大模型在中国没有机会。”2024年9月,MiniMax在快手和字节的前后夹击中,发布视频生成模型海螺AI时,也一度被市场唱衰。

就连大厂玩家的代表,百度,也在2024年Q3总监会上给视频模型下了“不赚钱”的判断:“Sora这种视频生成的投入周期太长,10年、20年都可能拿不到业务收益。”

一名曾经放弃投资王长虎的投资人,给出一个代表彼时共识的判断:视频模型ROI短时间无法打正,以及初创公司会像语言模型赛道一样,被2-3家大厂淘汰。

的确,2024年,国内不少视频初创企业都走到了悬崖边上:融资不利,找不到PMF。比如,曾获得红点中国、蓝驰创投投资的AI视频初创公司鹿影科技,就在2024年12月被收购。

然而,不到一年,爱诗科技近2000万美元的ARR,就让上述投资人就改变了看法。他告诉《智能涌现》,自己“肠子都悔青了”:视频模型不赚钱,是投资人的集体误判。

真金白银“打脸”舆论,这些中国AI视频企业的造富经验,总结起来,无外乎三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赛道、市场,以及营销

先看赛道。

事实证明,即便视频生成技术比语言更为初期,消费者的包容性也更强。原因在于,视频生成领域,是一个由审美拉动需求的赛道

“每家企业数据策略的不同,甚至不太成熟的技术以及训练数据的偏差,都会导致视频生成风格的不同。”一名投资人告诉我们,“视频创作又是一个审美多元的市场,每个视频模型都有自己的消费者。”

比如,不少用户发现,快手的可灵AI,非常擅长生成美食和吃播相关的镜头。这也被认为,与快手短视频中丰富的吃播视频资源有关。

至于市场——出海,已经是AI行业老生常谈的共识,尤其是用户付费能力更强、对新产品接受度更高的欧美市场。

比如MiniMax的海螺AI,因在国内上线订阅收费制度,受到了创作者的抵制,此前却在海外获得了国内六倍的用户量,以及千万美金的ARR。

不过,在海外市场本身的优势之外,国内视频模型在海外占据的“性价比”生态位也值得关注。

不少从业者认为,相对有限的资金和算力,倒逼国内AI视频初创公司花了不少工夫在成本优化上,这反倒让他们的出海具备了价格优势。

比如,在生成相同时长和分辨率的视频时,海螺AI和Vidu等来自初创公司的模型成本,仅Sora的1/10-1/6。

最后,再看营销。

可以发现,TikTok、Youtube等视频社交媒体在AI视频公司的增长策略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爱诗科技一名员工曾对《智能涌现》表示,旗下视频模型PixVerse增长加快的重要节点,是2024年年底,毒液特效在TikTok、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总曝光量,超过了亿次。一名投资人也提到,Pika的“捏捏”特效、海螺AI的“半猫”,都是带动增长的关键。

Pika捏捏特效。图源:Pika官方小红书

“对于现在的模型公司而言,刷技术榜单对增长的助益已经不够了。”上述投资人总结,“大家要积极找到,甚至创造可以规模化的需求。

对于视频创作场景而言,创作者的需求,除了提升生产力,还有获得流量等激励,“AI视频公司创造的爆款玩法,其实满足了创作者获得激励的需求。”

一个利好创业者的消息是:根据a16z发布的排行榜,2025年1月,海螺AI(12名)的用户访问量,排名超过了OpenAI的Sora(23名),以及快手的可灵AI(20名)。

这意味着,视频生成赛道不像寡头垄断的语言模型,格局还未定,创业公司依然充满了机会。

王长虎曾告诉《智能涌现》,尽管发展迅速,大模当前视频生成赛道还处在GPT-2到GPT-3的阶段,这一阶段尚有许多技术难点需要突破,这会是初创公司的机会。

然而,在复制造血方法论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视频生成赛道的入场红利期,已经在逐渐消退。以及,现有的视频模型公司,留在牌桌上的压力将会递增。

2024年3月,王长虎在媒体访谈中就判断,此后再入局的创业公司很难有机会,理由是:“如果在第一阶段发展中没有拿到足够的资金,没有用户、团队、和技术的积累,接下来的竞赛不一定有足够资源留在牌桌上。”

一名AI投资人也侧面佐证了这一点。她对《智能涌现》表示,即便视频生成领域的格局还没定,但投资很难再匀给新入局的玩家,“除非有公司成为DeepSeek一样的黑马”。

同时她也指出:视频公司能拿到的融资数额,比语言模型少了一个数量级。“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企的资源劣势就会凸显。”她总结,“可灵AI和即梦AI在技术上的持续迭代,是有优势的。”

这一残酷的现实,也迫使当前在牌桌上的AI视频创企玩家,加快自我造血的步伐。

封面来源AI生成

👇🏻 AI👇🏻

36AI

👇🏻  👇🏻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视频生成模型 AI盈利 出海 社交媒体 创业公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