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5和歼-35战斗机总设计师孙聪院士提出,未来战斗机研发要像造手机一样,实现平台与功能的分离设计,以缩短研发周期,应对快速变化的技术挑战。他认为,当前战斗机研发周期过长,可能导致技术落后。孙聪还强调了智能化在未来战斗机中的重要性,包括无人化体系作战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他指出,歼-15侧重能量机动和武器使用,而歼-35则追求信息化和速度。随着科技发展,我国舰载机将变得更加智能。
🚀孙聪院士提出,未来战斗机研发应效仿手机制造模式,将平台与功能分离设计,以缩短研发周期。这旨在应对技术快速变化带来的挑战,确保战斗机技术不会落后。
💡孙聪院士认为,当前战斗机研发周期过长,通常需要15到20年。如果对手每5年推出新机型,这种研发速度将难以保持技术优势。
🤖孙聪院士明确表示,未来战斗机将朝着无人化体系作战和人工智能应用的方向发展。他认为,智能化是战斗机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设计理念上,歼-15侧重于能量机动和武器的使用,而歼-35则更加注重信息化,追求从探测到打击再到撤离的全过程速度。
✨孙聪院士展望,随着科技进步,我国舰载机将变得更加智能,体现了对未来舰载机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
快科技7月8日消息,近日歼-15和歼-35战斗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孙聪表示,我的梦想是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战斗机)。
之前孙聪做了题为《战斗机发展的思考》的演讲,其中表示:“我们的研制周期现在都太长了,这就是给我们飞机研发领域提出一个新挑战,能不能像造手机一样造飞机,是我们未来的一个梦想!”
按照这位设计师的说法:“我们要像手机一样造飞机,相当于软件化,平台和功能分开设计,平台改变了,把功能一加,就是一个新的东西。现在研发一个飞机15年到20年左右,将来对手改变了,人家5年出个新东西,你这边20年很快就落后了。 ”
当被问及“做战斗机未来可能会无人化体系作战,包括AI是不是都可以用在战斗机?”问题时,孙聪直言一定是的。
在孙聪看来,歼-15追求能量机动,追求武器怎么使用;到了歼-35追求的是信息化,就是我怎么能快,从探测到打到撤离,全要快。

孙聪还表示,随着科技实力的进步,未来,我国舰载机将变得更加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