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千头万绪,要想抓实抓好,必须牢牢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时代以来,群众工作出现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工作对象更多元、内容更多样、环境更复杂,面对这些新挑战,基层党组织如何破题,才能把准脉搏、精准服务?
党建共建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它是指不同的党组织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协作机制。2023年以来,萍乡518家市、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各社区党组织结成“对子”,开展共建工作,共同为基层治理、服务群众出力。
江西萍乡经开区上湾社区的圣淘沙小区近年来随着居民的私家车越来越多,车位少、新能源车充电桩少的问题成了大伙抱怨的焦点。要解决这个难题,涉及的方面多,物业公司自己也力不从心。于是2024年6月,物业公司党支部作为社区党总支的共建党组织,把问题反映给了社区党总支。
上湾社区党总支接到物业公司党支部反映的问题后,经过多次调研,发现小区旁边一片近30亩的空地可以改造为停车场,能容纳停车位近三百个。这块地是萍乡市属国有企业创投集团的储备用地,如果用作建停车场,可以实现双赢,于是社区党总支多次与企业党支部进行沟通。
场地的问题解决后,社区党总支接下来又和住建、城管等多个党建共建的党组织对接,理顺各环节。2024年8月,停车场开始建设,目前即将投入使用。针对居民关心的收费问题,社区党总支及时召集居民代表和相关共建党组织的代表一起开会讨论。最终讨论的结果是,停车场运营方给社区居民提供专用停车位,停车费用和新能源充电电费都有优惠,对此,居民代表们十分满意。
上湾社区正是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共建的形式优化基层治理服务,几年来,许多老大难问题,像围墙整修、环境卫生治理、邻里纠纷等都得到解决,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基层的工作琐碎、牵扯面广,基层党组织要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就需要引导各方力量加入进来,共同努力。在萍乡市湘东区,基层党组织就尝试发展快递骑手参与基层治理和服务,取得不错的成效。
在当地基层党组织引导下,许多快递骑手成为“食品安全监督员”“交通义务管理员”,哪里井盖破损了、消防通道被堵了等等,快递骑手会第一时间上报,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2025年萍乡市陆续有63名骑手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们从社区里来去匆匆的“陌生人”成为了群众能叫出名字的“贴心人”,基层党组织的力量在不断壮大。
党组织建设的创新模式有很多种,除了党建共建,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也是一种有效创新模式。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员流动愈加频繁,这其中有数量庞大的流动党员队伍。各地党组织针对不同群体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采取精准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将这些流动党员凝聚起来,成立流动党员党组织。
山东潍坊市从2017年开始在北京建立了流动党员党委,将1460多名潍坊籍在京流动党员组织起来,凝聚在党旗下。除了加强对党员自身的管理,山东潍坊流动党员党委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为在外务工的老乡们做好服务。
现在,潍坊在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建立了流动党员党组织99个,共覆盖2800多名党员。这些党组织是流动党员的家,也是在外的老乡们一个温暖而有力的依靠。
流动党员党组织除了服务在外的党员和务工群众,也心系家乡发展。近年来,潍坊在各地的流动党员党组织还开展了“引凤还巢”行动,精准招引在外工作的优秀人才返乡,赋能家乡建设。潍坊市在这种党建创新模式助力下,累计回引400多名人才返乡创业、任职,为潍坊当地的发展注入极大活力,带动了当地12.3万名农户增收致富。
无论是在城市社区或者是在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把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才能不断提升生活品质,助力生产发展。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又是直接组织联系群众的“第一公里”。强基才能固本,行稳方能致远。把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力量。
(整理自2025年7月2日《焦点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