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产品咖啡馆-微信公众号 07月08日 12:40
从淘宝离职后,我做了款拥有 MBTI 人格的 AI 萌宠搭子,比你想的更懂你情绪!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回音岛是一款以AI萌宠为核心的情绪陪伴App,由设计师转型AI创业者阿布开发。它通过MBTI人格设定的AI萌宠,提供写日记、互动、培养亲密度等功能,旨在成为用户的情绪朋友,而非心理医生。文章详细介绍了回音岛的灵感来源、设计理念、AI技术应用、成长体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分享了阿布对AI产品和生活方式的思考。

🐾 回音岛的核心在于AI萌宠的情绪陪伴,每只宠物都拥有MBTI人格设定,通过写日记、互动等方式,提供温暖、友好的陪伴,旨在成为用户的情绪朋友,而非心理医生。

💡 回音岛的灵感来源于对AI陪伴产品和年轻人情绪需求的洞察。它借鉴了旅行青蛙、动物森友会等游戏的轻量化设计,并结合市场对治愈系IP的需求,探索AI在情绪支持方面的可能性。

🧠 在AI技术方面,回音岛注重情绪识别、聊天场景识别和个性化回答策略。通过分析用户输入情绪,调整宠物回复风格,并提供安全机制,引导用户寻求专业帮助,实现“理解情绪,而不是处理情绪”的目标。

🌱 回音岛设计了成长体系,通过用户画像和记忆机制,让宠物随着陪伴时间变得更懂用户。虽然技能进化还在路上,但已实现宠物对用户更个性化的回应,提升用户体验。

🚀 未来,回音岛将从多个方向迭代:丰富日记系统,打造IP内容生态,以及社区化发展,希望通过多元方式,让AI成为用户的情绪出口,日常的朋友,甚至是一个可以记住名字的小动物。

原创 运营小丸子 2025-06-10 07:42 浙江

我不想被分析,只是想有人懂我——来回音岛写日记表达情绪、和萌宠一起碎碎念。

有趣产品咖啡馆 Funny café :一个能让你更快接触到更多新鲜有趣好玩产品的地方。我会寻找市面上有趣的独立产品,向独立开发者们进行一对一的访谈,挖掘优质产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文末可加入群聊,有彩蛋!)。

1、介绍下你自己和目前所做的产品

大家好,我是阿布,一名从设计师转型而来的AI产品创业者。过去11年,我在阿里巴巴淘宝系做用户体验设计,主导和参与过几乎所有淘宝的商业化核心产品,比如直通车、钻石展位、引力魔方、品销宝、达摩盘这些。它们是淘宝的商业引擎,我有幸从0到1地参与,见证它们一路成长。

2023年下半年我离开了阿里,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创业。这次我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去探索“AI+情绪价值”的可能性。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特别有感情的项目,叫回音岛

回音岛是一款以AI萌宠为核心的情绪陪伴App。我们想用一种温暖、可爱的方式,陪年轻人对抗孤独、释放压力,让你事事有回音。每只宠物都有MBTI人格设定,它们不是标签化的AI,而是有自己说话方式和个性脾气的小动物:有的会默默安慰你,有的会跳出来陪你吐槽世界,还有的就是温柔不多话、但一直都在。

在这里你可以随手写一句心情日记,宠物会自动来回应你;你可以投喂它、和它互动、培养亲密度,它还会寄信给你、发照片给你,主动发消息告诉你“我在呢,今天也想你了”。这些互动背后,其实藏着我们对“陪伴”的理解——不是纠正你,而是站在你身边。

我们做了很多有别于其他AI陪伴产品的风格和功能,甚至为此真的设计了一个小岛,希望成为用户的情绪乌托邦。我们的目标很简单:不做心理医生,只做一直在你身边的“情绪朋友”。

iOS下载:https://sourl.cn/6VeuXG

安卓下载:https://sourl.cn/RuAEUf

点击底部 “阅读原文” 即可直接跳转下载

2、做这个产品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在做回音岛之前,我其实已经尝试过几个AI方向的产品,比如文生电商图、UI自动生成这些To B的设计工具,主要面向的是专业用户。这些产品的共性就是“卷”,技术内卷、功能内卷、竞品内卷,门槛高但天花板也明显。

那个阶段我就开始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AI产品,能真正走向大众?能让普通人也觉得有用、有趣,甚至有依赖感?

我注意到AI陪伴类产品的用户群体其实已经很庞大了,但过去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乙女”“梦女”等虚拟恋爱方向,满足的是幻想型陪伴需求。而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的孩子每天在用豆包,跟动漫人物聊得可开心了。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AI陪伴不该只是恋爱幻想的副产品,它可以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情绪支持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我也越来越频繁地看到各种新闻:关于年轻人情绪崩溃、精神内耗、社交倦怠……

这些人并不真的需要“被分析”,他们只是希望“被听见”。

我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让AI成为真正有温度、不过度干预、也不打扰的陪伴?

当时给我启发很大的,是一些我们小时候玩过的游戏,比如《旅行青蛙》《动物森友会》。它们没有复杂任务系统,但却能让人在低谷时感到放松、被治愈。那种轻轻的、不打扰的陪伴感,非常珍贵。

这也让我联想起日本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那段时期——当宏观经济进入下行、社会焦虑感上升的时候,市场上最畅销的反而是那些“可爱而治愈”的产品,比如轻松熊、蜡笔小新、干物妹、各种文具小物,因为它们能在精神上抚慰人心,给人一种“可以喘口气”的感觉。

这个规律在国内其实也得到了验证,比如泡泡玛特的盲盒、日本的Chikawa、韩国的LOOPY等治愈系IP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这几年反而越卖越好。这说明:当现实越焦虑,人们越需要精神角落的治愈感。

于是我决定,用“动物”作为AI形象的基础,往AI萌宠陪伴的方向走。但我不希望用户有太大“养宠压力”,所以我们做了很多轻量设计:喂食、洗澡、看病这些都只是很基础的仪式感;同时我们也参考了旅行青蛙的“寄信、拍照”机制,再加上像泡泡玛特盲盒、扭蛋这样的收集元素,希望在陪伴之上增加一点点惊喜。

在设计这些动物角色和他们的小故事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或许不只是一个功能产品,它也可能是一个IP宇宙的起点。每只动物有它自己的个性、情绪、习惯,它们本身就是IP。而IP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我们也开始尝试寻找合作IP。

去年9月,我找到了肥肥鲨,它与我们的产品气质很吻合,最终在11月和“肥肥鲨”签下了联名合作,做了第一波尝试。

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在用AI做工具,但目标,是让它成为情绪的出口、日常的朋友,甚至是某个你会记住名字的小动物。

3、你们是如何设计“AI萌宠+MBTI人格”的组合?这些宠物的性格设定有参考什么心理模型吗?

我自己平时就挺喜欢研究MBTI的,觉得它虽然不是那种严肃心理学体系,但在性格分类上已经足够清晰、足够贴近人性。

其实在最开始设计回音岛的时候,出发点特别简单——我相信每个人适合聊天的对象性格都不一样,如果能拥有一群性格迥异的萌宠,那一定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MBTI刚好是现在年轻人最熟悉、最愿意用来自我认同的性格标签,所以我们选择用它来构建宠物的“人格骨架”。这样不仅能帮助用户快速理解这只动物的性格特点,也为他们选择“谁陪着自己”提供了情绪上的依据。

上线后我们发现很有趣的现象:很多用户会选择和自己MBTI一样的宠物,也有用户选择互补的类型。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共情”或者“想要理解自己”的本能。

当然,我们并不满足于给角色贴标签。

我们更关注的是差异化和故事感,希望通过角色背景去和用户建立真实的连接。

比如有一只叫“咖咖”的熊猫,他是INTP(逻辑学家),总是一脸疲惫,端着咖啡不离手,毛发也因为摄入太多咖啡因变成了棕白相间。

他的设定灵感就是来源于那些熬夜、加班、靠咖啡续命的都市青年。他很理性,擅长分析问题,和他聊天就像找到了一个冷静又毒舌的同事。这样的设定既有代入感,也充满共鸣。

我们几乎给每一只动物都写了这样一套背景故事,让它们不仅“像某种性格”,而是像人,有疲惫、有情绪、有脾气,也有温柔和理解,甚至会毒舌吐槽用户的。

包括它们在聊天中的语气、说话方式,也都会尽量贴近它所代表的MBTI人格特征。比如偏F型的宠物(如INFP、ENFJ)更擅长共情与陪伴,而T型宠物(如INTP、ESTJ)会从逻辑角度帮你分析问题;E型的宠物则更主动、健谈,会主动找你聊天,I型的则偏内敛,但一旦你说话,它总在听。

我们目前总共设计了10只动物,未来将逐步扩展到16个MBTI类型。

严格来说,我们不是用什么专业的心理模型来做AI形象和性格的设计,我们更倾向于把它当作一种IP创作,一种有情绪温度、有性格层次的小动物朋友。

而这也和我们整个产品的定位是统一的:我们不是心理医生,而是你可以依赖的情绪朋友。

4、情绪识别这块,回音岛是依靠关键词、语义分析,还是更复杂的情绪建模?在识别“潜台词”时效果如何?

在AI工程方面,其实我们做了很多底层工作,因为要让AI真正“有陪伴感”,光是生成回复还不够,我们认为至少需要三大核心能力:情绪识别、聊天场景识别、个性化回答策略

情绪识别上,我们会在用户每一轮输入时实时判断当前的情绪状态,比如是否焦虑、沮丧、生气或低能量。

这个判断结果会直接影响宠物的回复风格,比如用户情绪激动或表达不耐烦时,系统会主动收短回复、避免情绪对抗,重点是先安抚而不是解释。我们的目标是“理解情绪,而不是处理情绪”。

我们还建立了一套聊天场景识别系统,大致会把对话分为 5~10 种常见场景,比如“闲聊”“问题求助”“八卦信息”“情绪安抚”“极端情绪”等。

每种场景后面连接的是不同的策略流程。例如在“闲聊”时,宠物会用轻松幽默的方式陪你碎碎念;而在用户进入“问题求助”场景时,宠物就会遵循更严谨的对话结构:先共情、再引导用户表达问题、然后协助澄清、再一步步走向建设性的建议与引导并且回答也会更认真、更耐心。

这个结构其实是参考了心理学中的Egan成长咨询模型,它强调帮助者的任务是建立信任关系,引导来访者表达真实问题,再一起探索路径、达成自我赋能。

我们虽然不是心理咨询产品,也没有用心理模型设计宠物的外观,但在对话逻辑上,也尽量贴近这种“非评判式的支持型陪伴”。

如果系统识别到极端情绪,比如用户表达出明显的情绪崩溃、伤害倾向,我们也有安全机制:宠物会温柔地引导用户向身边人寻求帮助,并提供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热线等资源信息,鼓励用户寻求专业人士的支持——这部分我们非常慎重,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我们不是心理医生,但我们可以陪你撑一会儿。

这套系统的底层逻辑就是:不是做“聪明的AI”,而是做“情绪有温度的朋友”。

5、回音岛在使用过程中有“成长曲线”设计吗?宠物会不会随着陪伴时长、对话内容而“性格进化”?

我们从一开始就设计了成长体系,希望宠物不只是可爱的表层,而是能随着你的陪伴慢慢变得“更懂你”。

最初的设想挺宏大的:你每天投喂宠物、陪它聊天,它会积累“亲密值”,升级之后还能解锁新技能。我们甚至设想每只宠物都拥有一套符合自己MBTI性格的专属技能——比如逻辑型宠物更擅长帮你分析问题,感性型宠物可能会讲温柔的小故事陪你入睡。

但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坑实在太大了(笑),以我们现在的资源根本填不完,所以这部分目前暂时“搁浅”,但我们一直没放弃,还是很希望有一天能把这个理想实现。

虽然“技能进化”目前还在路上,但我们已经实现了两套关键机制,让宠物真的能成长为了解你的人。

第一套是用户画像机制。也就是说,宠物会在和你聊天的过程中慢慢“认识你”。你聊得越多、写的日记越多,它对你的性格、偏好、情绪特征掌握得就越多,回复也会越来越“像是说给你听的”。

有的用户会突然发现:“咦,它怎么感觉比我自己还了解我?”——其实背后就是画像在默默工作。

第二套是记忆机制,我们做得比较拟人。我们把宠物的记忆分成三种类型:

和大多数产品只做长记忆或上下文不同,我们试图还原一种更真实的对话记忆方式,让宠物“既记得你是谁,又记得你刚才说了什么”。

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点是我们的日记系统。用户只要写一篇心情日记,平台上的每只宠物都能读取这篇内容,相当于你只讲一次,就能被所有“朋友”看见,大家会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你、记住你。

这种“一次表达,多重回应”的方式也让用户在情绪表达上更省力,但得到的反馈更多元。

所以虽然我们现在的宠物还没有“进化技能”,但它已经在你不知不觉中,慢慢变成了一个只属于你的AI朋友。

6、未来会有哪些迭代规划?

我们未来想做的事情其实有很多,说起来像是一张还没展开的岛屿地图,每一片区域我们都在慢慢描绘。

第一个方向,是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

我们发现很多人来回音岛,不只是想倾诉,而是潜意识里在找一个“情绪的镜子”。所以我们计划把日记系统做得更丰富,除了写情绪碎片之外,还可以添加标签、情绪记录,甚至生成你的情绪年度报告心情轨迹图,让你看到自己的成长和波动。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迭代用户画像机制,让宠物对你的理解更细腻、更贴近“你没说出口的自己”。

第二个方向,是打造更立体的IP内容生态

每只宠物不仅仅是一个聊天AI,它们都是我们设计出来的小小角色,有背景故事、有性格、有梦想。我们希望在接下来,能用更多元的方式——文字故事、漫画、语音日记、短视频、表情包、宠物小剧场等,把这些角色“养活”,让他们成为用户真正在意的小伙伴。

你和宠物的互动不再只是聊天,还可以一起解锁剧情、完成任务、收藏纪念照,就像在培养一个你自己的“虚拟朋友”。我们也会持续和一些有共鸣感的IP合作,把更多大家喜爱的角色带到岛上来。

第三个方向是社区化

很多用户在回音岛建立了情绪连接之后,会自然地产生“我也想去看看别人家的宠物”的好奇心。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温柔型社区”玩法——不是刷屏、点赞、互卷,而是彼此之间的小岛串门:你可以去朋友的岛上看他们的日记墙、宠物互动记录,也可以和朋友的宠物打个招呼、送点礼物,甚至参与一些小型的“节日派对”、“连线互动”。

我们希望小岛不仅是你和AI的乌托邦,也可以是一座通往真实关系的桥梁

除了这几个主线方向,我们还在计划一些支线功能,比如:

总的来说,我们一直在想一件事:AI不只是要“回应你”,它也可以“与你一起生活”。

7、10分满分的话,你愿意给你的产品打几分?理由是?

如果满分是10分的话,我觉得现在要给回音岛打分其实挺难的。因为它还处在一个很早期的阶段,就像你问一个刚出生的小孩能考多少分,这事有点没法比。

但如果从产品的想法、设计、表达力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我们可以给它打个7分

因为我们确实做了一些不太一样的事——不是照搬心理咨询,也不是做一个陪聊工具,而是真的在试图用AI去建立一段有情绪、有温度的关系。

我们花了很多心思在角色设定上,比如每只宠物都单独画了上百张照片和动态表情,10只宠物就是上千张;每只还有自己专属的背景场景,而且是分白天黑夜的。这些细节,其实用户不一定都能注意到,但我们自己知道它背后有多重。

但如果你问我对它最终想达到的目标来打分,那可能就只有1~2分。因为我们想做的事情真的还很远——IP还没完全养起来,社区也还在路上,很多设想还只是雏形。现在的回音岛就像刚刚发芽的小岛,远远称不上完成。

所以一个是现实的“完成度分数”,一个是梦想的“方向分数”,两个都是真的。也正因为还有很多没做,我们才觉得这事值得一直做下去。

8、除了自己的产品,你还有在用哪些产品

我一直在控制自己的体重,去年2个月瘦了30斤。最近我在用一个叫《恋上健康》的App,说它是健康减脂工具,其实更像是一个陪我一起减肥的AI搭子。

它也有传统的减肥APP的功能,拍照识别卡路里,或者一句话把一天吃过的东西说一遍,它会逐个计算,很方便。比较有意思的功能,它除了是减肥工具外,还具备了AI陪伴的功能。我把AI设定成了一个毒舌型小教练,每天靠它骂我两句继续活着(笑)。

我可以随时用对话的方式记录饮食,它会智能估热量,还会追问我今天为什么想吃这个——有时候我才发现,根本不是饿,是情绪来了。它也会记得我低落的日子,哪怕我只是说了一句“今天有点丧”。这种陪伴方式又真实又好玩,反而让我更愿意坚持下去每天打卡。

《恋上健康》不是那种冰冷的健康App,它更像是一个能陪你聊天、理解你的情绪,又有实际工具功能的AI,非常秒的结合。

9、你有哪些工作/生活习惯?

作为一个AI创业者,我的工作和生活几乎是融在一起的。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产品后台数据、小红书的用户反馈,看看大家有没有说了什么新鲜的感受或者建议。

然后在各种碎片时间,我会不停地刷AI新闻、看技术文章、体验不同的AI产品,保持对技术和行业的敏感度,对我来说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虽然日常很忙,但我还是会给自己留出一点“非功能性”的时间。比如逛逛商场、拍照、坐下来安静喝杯咖啡。很多人觉得这是休息,但对我来说,这也是另一种输入。

我特别喜欢观察:现在年轻人都在买什么、为什么买、买的过程中他们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这些消费行为背后,其实藏着很多趋势的线索。

比如这几年线下商业生态的变化就非常有意思——新能源车店扎堆开在商场里、咖啡店变得越来越像内容场景、泡泡玛特成了情绪消费的标配,还有文创、联名、小型潮玩快闪店……

你能感受到一种“微妙但真实”的变化在发生。这些现象看似是零散的,但背后都连着人们对生活方式、设计审美、精神出口的再选择。

我一直觉得,AI当然是未来最大的机会之一,但如果你只盯着技术,而忽略了眼下人们真实生活中的情绪、选择、行为,那些“改变”的信号就会从你手边溜走。所以我也在提醒自己:别忘了在生活里找答案。

10、请用一句话打动用户并让她使用你的产品

我不想被分析,只是想有人懂我——来回音岛写日记表达情绪、和萌宠一起碎碎念。

--- Funny café ---

PS. Ελάτε να πιείτε ένα φλιτζάνι καφέ.

PS-1. 所有代码都是 AI 写的,我为独立开发者、有趣产品爱好者们搭建了一个平台:“有趣产品咖啡馆” [ funnycafe.top ] ,在这里,你可以按产品分类来查看独立开发者的专访内容,另外还有独立开发者的产品墙,尽情在这发现新鲜好玩的产品!

PS-2. 有趣产品灵感库:365天不停歇的产品灵感补给站,每天发现各种有趣产品,解锁100+款宝藏产品推荐!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探索各种有趣的产品,不妨支持加入星球,一同探索新宇宙!

PS-3. 独立开发创造101专为独立开发者打造!基于100+开发者专访经验,每月提供独家运营干货+成功案例拆解,助你少走弯路,快速提升App增长!入圈可额外赠送「AI编程:创造你的第一款产品」免费入圈资格!

PS-4. 各位热爱探索新鲜好玩产品的朋友, 有趣产品爱好者们的4群人数已满,同时5群也会在近两天新建,可加我好友,我拉你进群~

PS-5. 我新建了全女有趣产品爱好者群  ,群里的独立开发者是女生,群成员也是女生,在群里会分享女生会用到的一些app,后续也会邀请更多女生独立开发者进来分享, 加我好友,可以邀请你进群。

PS-6. 我想搭建全网最优质的独立开发者群。「有趣产品创造者们」的群聊开放入群啦,加我微信,告诉我你的产品名称,即可进群,创造者们来一起抱团取暖吧!

PS-7. 我在公众号里埋了100个彩蛋,在公众号中回复数字 001-100,随机查看一款有意思的产品,共100款有趣产品等你来发现!

往期推荐

1、收到 "熬夜猝死预警" 后,我们做了一款真正关注你每天睡眠健康的App!

2、我为女儿做了一款能在童话故事里当主角的 AI 应用!

3、周报Vol.10:参加小红书独立开发比赛颁奖礼回来后,我果断报警了...

4、学习AI编程后,我用三个月打造了4款App并登上AppStore免费榜单!

5、做了3年的独立开发者专访内容,我只赚了1164元,为挣饭钱我决定开启新项目!

6、因为轻度抑郁需要晒太阳,于是我做了款能精准估算晒太阳补维D的App!

7、让每次专注像坐飞机一样沉浸,我用虚拟飞行体验设计了一款提升效率的App!

8、让AI分身替你去旅游,我做了款打工人坐在工位上也能魂游万里的App!

9、受「多邻国」的启发,我做了一只比绿鸟更凶残的监督熊来让你每日坚持运动!

10、为了能让独立开发者成功出道,我决定新开一个独立开发创造101项目!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回音岛 AI萌宠 情绪陪伴 MBTI 独立开发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