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前天 07:41
身份证号前六位有了新规范,9 月起实施影响每个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将于9月1日实施,旨在规范行政区划代码的管理,解决此前存在的问题。行政区划代码是识别行政区划建制的重要标识,例如身份证号中的户籍所在地代码。该办法明确了代码的确定、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了代码的权威性、规范性、统一性和有效性。县级以上代码由民政部确定,乡级代码由省级民政部门确定,并规定了代码的数字位数和构成。该办法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服务效率,改善生活体验。

🏢《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的出台是为了解决此前因缺乏专门规章制度而导致的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问题,例如代码确定责任不明确、规则不健全、发布不及时等。

🔢行政区划代码是一串6位或9位数字,用于快速识别行政区划的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和建制类型,相当于行政区划建制的“数字身份证明”。

📜该办法明确了代码的确定、管理和使用规范。县级及以上代码由民政部确定,乡级代码由省级民政部门确定。设立、撤销、变更行政区划时,代码的编制、废止和更新都有明确规定。

💡该办法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信息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户籍、社保、医保、出生证明、婚姻登记等都关联着行政区划代码,有助于消除“系统壁垒”、打通“信息通道”,提升服务效率。

IT之家 7 月 8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今日报道,我国行政区划代码管理领域首个部门规章 ——《行政区划代码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将于今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行政区划代码,这个概念听起来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但其实身份证号里面用来表示户籍所在地的前六位数字,就是行政区划代码。

报道称,本次《办法》的出台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此前因行政区划代码的管理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行政区划代码是行政区划建制法定主体地位的重要标志和标识,通过一串 6 位或者 9 位数字的行政区划代码,就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这个行政区划建制的行政层级、隶属关系、建制类型等关键信息。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副司长燕翀表示,代码相当于行政区划建制的“数字身份证明”

一定时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代码的管理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这就带来了确定代码的责任不明确、规则不健全、程序不完善以及代码发布不及时、信息获取难等问题,甚至存在极个别的错码漏码重码情况,影响了代码应用的有效性。《办法》的出台实施,将为代码确定的权威性、管理的规范性、使用的统一性和应用的有效性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办法》提到,县级及以上代码由民政部确定,乡级代码由省级民政部门确定。设立行政区划时编制代码,撤销行政区划时废止代码,变更隶属关系时废止并编制新的代码,界线变更、驻地迁移、更名等行政区划调整沿用原有代码,这样既保证了代码与行政区划建制之间的唯一对应关系,又减少了不必要的代码变更。明确了省、地、县、乡四级行政区划代码的数字位数和构成,规定了各个号段代表的不同建制类型,提出了顺序编制、唯一对应、废码不用等编码要求。

IT之家从报道获悉,全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划建制、333 个地级行政区划建制、2846 个县级行政区划建制和 38712 个乡级行政区划建制,都有自己特定的行政区划代码。民政部每年在国家地名信息库发布一次全国省、地、县、乡各级代码全量信息,同时规定,省级民政部门每半年发布一次本地区乡级代码全量信息。

报道提到,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信息系统中都要使用行政区划代码,很多企业的管理系统也要用到行政区划代码。比如大家办理户籍、社保、医保、出生证明、婚姻登记,背后的信息系统都关联着行政区划代码,到银行办业务、在地图上查信息、网上购物、收寄快递,底层数据也都有行政区划代码。这些系统的运转关系到千家万户和我们每一个人。通过消除“系统壁垒”、打通“信息通道”,能够让个人在政务办事、公共服务、日常生活中享受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切实提升生活的获得感与安全感。

民政部表示,我国将进一步加强代码信息数据管理和应用研究,推动拓展代码应用场景,更好发挥代码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的应有作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行政区划代码 管理办法 民生服务 社会治理 公共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