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08日 02:12
[要 闻] “天书计划”加速破译四大主粮遗传密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天书计划”旨在通过基因技术解码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作物的遗传信息,推动智能育种发展。该计划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与腾讯公司合作发起,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对22.3万份种质资源的基因型鉴定,构建核心种质群,绘制泛作物基因组图谱,并开发智能育种平台。通过整合基因资源、大数据和智能育种工具,该计划将为国内种业科技研究机构和企业提供服务,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

🌾 构建四大作物核心种质: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共22.3万份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鉴定,筛选构建核心种质群,确保核心种质覆盖95%以上的遗传多样性,并纳入国外优异种质。

🧬 作物遗传密码解析与智能育种模型开发:重点对标表型、环境型、基因型三方面数据集,绘制泛作物基因组图谱,整合大量种质资源的基因信息,探明作物表型形成规律,破解遗传密码并构建相关模型,采集作物大田表型材料及室内不同环境下的表型特征。

💻 基因资源智能育种平台的开放:建设整合基因库、智能育种工具及大数据平台,为国内相关种业科技研究机构和种业企业提供服务;建立协作网络,制定分级保障策略,保障数据安全共享,推动资源和技术的高效利用。

将对超二十二万份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鉴定——

    ◎本报记者 马爱平

    “目前,‘天书计划’正在制定核心种质的筛选和评价方案,包括基础数据、筛选方法、评估方案等。”7月5日,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文彬介绍,“天书计划”初步锁定了4500份水稻核心种质,覆盖了80%以上水稻种植的核心区块。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种业创新的源头和源泉。2023年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联合腾讯公司共同发起了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为实现核心数据鉴定、获取和高效共享利用,今年5月,三方又共同发起了“天书计划”2.0。

    “‘天书计划’的终极目标是要真正解码作物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解析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主粮作物表型决定基因,最终开启智能育种。”周文彬表示,该计划将通过底盘数据采集与标准化,结合智能育种技术,打造基因资源库、大数据中心及智能育种设计平台。

    周文彬说,“天书计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大作物核心种质构建、作物遗传密码解析与智能育种模型开发、基因资源智能育种平台的开放等。

    “四大作物核心种质构建,将对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作物共22.3万份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现有数据筛选构建真正的核心种质群。同时,制定统一标准规范,建立核心种质筛选标准化流程,确保核心种质覆盖95%以上的遗传多样性,且将国外优异种质纳入其中。”周文彬说。

    作物遗传密码解析与智能育种模型开发则重点对标表型、环境型、基因型三方面数据集,绘制泛作物基因组图谱,整合大量种质资源的基因信息以突破单一基因组的局限,探明作物表型形成规律,破解遗传密码并构建相关模型。数据采集涵盖作物大田表型材料,以及室内不同环境(包括逆境环境)下的表型特征。

    基因资源智能育种平台的开放,既建设整合基因库、智能育种工具及大数据平台,为国内相关种业科技研究机构和种业企业提供服务;同时,建立协作网络,制定分级保障策略,保障数据安全共享,推动资源和技术的高效利用。

    “‘天书计划’2.0拟实施3年,从今年开始到2027年12月结束,计划今年主要把1万份核心种质资源筛选出来,明年进行大田基因型表型鉴定,第三年通过数据挖掘模型的构建,搭建好智能育种平台。”周文彬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天书计划 智能育种 基因 种质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