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07日 14:55
“吸血”的平台和铺不完的冷柜,哪个是今年夏天饮料遇冷的元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上半年,饮料行业遭遇销售困境,多家公司业绩下滑。文章揭示了行业内普遍存在的“冰柜大战”现象,各大品牌争相投入冰柜,导致终端库存积压,经销商利润受损。同时,新品研发投入不足,促销活动受限,以及新兴销售渠道的冲击,都加剧了行业的挑战。虽然天气因素对销售有影响,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行业策略的同质化和缺乏创新,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被压缩。文章分析了市场各方的困境,并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考。

🧊 冰柜大战:众多饮料品牌将大量资金投入冰柜,导致终端冰柜数量饱和,经销商库存积压,周转率下降,利润空间受损。

📉 销售下滑:由于天气因素和行业策略同质化,2025年上半年饮料行业整体销售额下滑,经销商和企业面临巨大业绩压力。

💰 费用困境:销售费用主要用于冰柜陈列和促销活动,导致业务员缺乏资金进行特色活动和促销,难以应对市场变化。

🔄 渠道变革:经销商开始转型,增加品牌数量,转为闪电仓供应商,以提高周转率和利润,应对市场竞争。

🍋 市场机会:柠檬类饮料因柠檬涨价迎来市场机会,但由于缺乏资金支持,难以有效抓住市场机遇。

“虽然有伤人和,但作为饮料负责人,我真的希望7月高温天气再长一些,弥补一下前半年业绩的损失”一饮料公司西南区负责人栗总说。那语气颇有一点当代《卖碳翁》“心忧碳贱愿天寒”的意味。

痛苦的上半年

2025年同期库存上升50%,库存周期从原来的45天,能压到现在的至少90-120天。经销商库存高,业绩压力大,利润还在下滑。某功能饮料公司华总以自己负责的市场为例:2020年他接手这个市场的时候,区域销量在2个亿,2024年销量提升到20个亿,今年目标是30个亿,这个量基本是要压出来的。

在高业绩增长的年份里,他的薪水也是水涨船高。用他的话讲,基本年底增量奖能比一年的工资多两倍。面对今年30亿的业绩,他认为也就基本能完成个目标,想要拿到挑战花红是不可能了。库存,出路,竞品的压力,让他觉得这30亿相当难完成。

“当公司总部高层让那些总部后勤人员在周六加班去整理冰柜,我就知道公司今年真没招了”在栗总看来,与其让他们周六加班,整理冰柜,还不如少给区域要几张表,少开几次会,少交几个PPT对一线的支持更大。

把一切好的东西变成坏的项目,这是2025年上半年销量遇到的最大问题。就如同你让总部的后勤人员周六加班整冰柜,表面看起来是派几个人,帮区域整理下排面。但在执行时,其实对于终端业务来讲,那些整理的几个冰柜,对他们的销量真没什么贡献,反而是在给他们施压。我是不是活干的不好,我是不是也要加个班,来匹配下;而终端老板看到这些总部的人,总要反馈一下:你们是不是要换业务。公司给的费用太少了,你们再不加费用,这冰柜就给你撤了。总之一句话:销量没增加,还给大家整出各种问题来。

其实,2025年天气不理想只能算一个问题,上半年天气不热,雨水过多。这些天时是终端业务没办法扭转的。而另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今年各个企业都在卷冰柜,却没有一个企业把精力放在做新品上。我们来看一下2024年各个饮料企业都在做什么,而2025年各个公司又在做什么。

2024年是无糖饮料与电解质饮料来势凶猛的一年。有果子熟了横空出世,业绩飙升,每个月出新品30多个SKU;有统一春拂绿茶,一支单品撕开无糖茶的口子;更不要说传统中的东方树叶了,承担了整个农夫山泉的业绩增长。元气森林的冰茶销量近12亿,自在水销量过10亿。在电解质水中,东鹏补水啦也是上市没几个月就奔15亿去了。可能也就可口可乐和康师傅饮料因为涨价落寞了些,就连娃哈哈也是在情怀与争议中销量飙升。

这一切在2025年似乎都按下了暂停键,大家都在忙着投冰柜。建渠道,做地基,夯实终端是万物本源没错。但当所有人都把精力用在冰柜上,你就会发现,大家好像没精力做其它事情了。我们看一下目前终端小店的现状,少于三台冰柜的小店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五台起,上不封顶。

这样的策略其实就是移库,把经销商的库存移到了终端冰柜里,而经销商的库存并不会因为这些压在冰柜里的货而减少。相反的,在企业看来,你每台冰柜产生的销量预期是要比没有冰柜时多3-5倍的。因为往年的销售数据支撑着一个冰柜在旺季的回转率,确实是支撑着这样的数据。

但今年这个数据就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些数据的基础是建议在人无我有,人少我多,人差我精这样的前题下。然而,当有一天,所有的一线品牌也好,二线品牌也罢,大家都忙于投冰柜,这样的周转肯定是不行的。你市场上只有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可口可乐四家做冰柜时,这四家的产品是有优势的,这个市场的需求也确实是这四家满足不了的,所以其它品牌也就是想办法往这四家冰柜里摆,这四家的销量优势自然是存在的。

但当一个终端出现了康师傅、统一、可口可乐、农夫山泉、怡宝、娃哈哈、东鹏特饮、健力宝、百岁山、银鹭、百事可乐、战马的冰柜时,你投的冰柜优势就没有了,那在经销商眼里就是你只投冰柜、压货,它不周转。而因为投了大量的冰柜,还要抢占我的市场费用,那在经销商眼里肯定就是利润变少。

市场各方情况

“看天吃饭”这或许是业务人员的无奈,但也是快消行业的现实。因为,当下公司的费用支出其实大头都已经固定了:一是冰柜的陈列费,二是再来一瓶、一元乐享们占了大头。

这两块大比例的分走了终端业务手里的费用,所以这让大家在天气不好时,想做一些特色的活动或者其它的割箱、多点陈列,什么调动经销商资源整合促销等等,却发现手里没有子弹,这让业务就只能是走店,摆货,货没动,终端要促销、抱怨零食折扣店卖低价,业务无法解决问题。如果可以,业务都想加入经销商、终端店老板的队伍一起打倒企业了,毕竟他们也拿不到KPI的工资。

(少见的割箱)

在经销商看来,利润下滑,库存增加,自己的市场还要被B2B平台们瓜分。打不过就加入,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梳理手里的品牌,对,不是减少品牌而是增加品牌。只是不做代理商,而是做供应商,做闪电仓的供应商。帮这些平台找产品,合理的叫供应商,不合理的叫窜货商。一切都为了业绩,为了回转。

“我手里的农夫山泉还在做,这两年几个新兴的利润比较好的品牌我都放弃代理了”,小武是新生代的经销商,在他们这些新生代经销商看来,传统品牌们利润可能不高,但因为有业务跑,自己真的就是去配送。而那些新生代的品牌们利润虽然高,但要花费更多的力量去维护,一年的业绩量也不够。“农夫山泉我能卖2000来万,其它的品牌好一点也就是100来万,量差太多”,所以小武转做闪电仓的配送商“才做没两个月吧,一个月能卖300-400万的货,利润不高,但回转快”。

我们再回到2025年上半年业绩下滑上,做基础建设,投冰柜等从长远来看没有任何问题。只是,今年所有的快消饮料公司都把销量压在这一条路上了,导致的结果就是今年新品不够看、费用不够看。所以,聪明的人都想到一块去了,自然卷起来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机会。过去两年,饮料市场的突飞猛进一个最大的助力在于雪糕市场的崩塌。在以往,基本一个消费者吃过雪糕后,会极度影响其后续喝饮料的。消费者喝饮料的需求:一,不贵;二,解渴;三,是有点味;四是喝完嘴里没有“粘”的感觉。这些是饮品对于雪糕的优势。阻力则是蜜雪冰城们的柠檬水,一瓶500ml卖3元的冰红茶对于4元的现做的柠檬水是没什么优势的。今年柠檬涨价,是柠檬类饮料收复市场的机会,只是这个机会来了的时候,大家发现手里没子弹了。

一方面,传统饮料业务没子弹,一方面是美团们加大补助让大家免费喝柠檬水。这2025年的7月,虽然热度来了,但饮料的未来还是不看好。希望明年多一些销售能自主的费用,或者把换购的力度做的再大一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品内参”,作者:景行,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饮料行业 冰柜大战 销售困境 市场竞争 渠道变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