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已然成为了音综的天下。
根据眸娱统计,目前在播的音乐类综艺多达六档,远超其他品类,俨然有了霸屏周末的趋势。
电视台这边三足鼎立,浙江卫视《天赐的声音第六季》还未正式收官,《闪光的夏天第二季》抢先开播,东方卫视打造全新音综厂牌《亚洲新声》,湖南卫视老牌音综《歌手2025》继续发力。
长视频网综也少不了,爱奇艺王牌综艺IP《新说唱2025》回归,腾讯视频则派出了全女音综《让我来唱》,真真印证了那句“无音乐,不夏天”。
一场围绕音乐展开的综艺对垒正在进行中,但与数量上的狂飙相反的是市场反馈的持续低迷,今年夏天的音综还有搞头吗?
出圈难、爆款少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音综爆款率正在持续走低。
客观来说,目前在播音综虽然数量众多,但内容其实称得上各有千秋,并不存在同质化、模板化严重的问题,可以看到电视台、内容平台在音综的创新实验上确实花了不少心力。
《歌手2025》依旧延续了直播竞演的形式,以最真实的表演面向大众,除了常规的传统实力唱将之外,大胆启用新生代流量,为乐坛输送新鲜血液,新鲜感和话题度兼具。
《天赐的声音》最鲜明的标签就是“抖音神曲再改造”,选曲偏向传播范围广、受众群体庞大的口水歌,通过专业歌手的全新演绎迸发出不一样的色彩风格,相对来说听感更符合大众市场的喜好,往往也更容易出爆曲。
《新说唱2025》聚焦说唱音乐,延续了一贯的强竞技性节目风格,展现华语说唱的魅力,今年还创新性融入了真人秀环节“说唱派对”。相比于传统音综而言,节目内容更加圈层化,垂直吸引对说唱音乐、说唱文化感兴趣的观众。
《闪光的夏天》则主打乐队,切入当下火热的音乐节市场,在不同的音乐节舞台上自由组合现场竞演,更注重培养新生代年轻音乐人,这一季还启用了韩红演唱会音乐班底,舞台演出有了全方位的升级。
而两档全新音综在内容创新上则要更加大胆。
东方卫视全新音综厂牌《亚洲新声》把音乐舞台搬到了海上游轮,进行一场环绕亚洲的巡回表演,每到一个国家地区会集结当地的新生代歌手,实现音乐与文化的碰撞,内容形式更加多样化,是国内音综的一次全新尝试。
无门槛全女声音乐竞技节目《让我来唱》则是鹅厂基于当下时代情绪的一次创新实验。一方面,节目选手仅限于女性,鲜活的女性群像和女性友谊更符合当下女性观众的偏好;另一方面,让音乐回归普通人,致力于从各行各业的普通女性中寻找新人歌手,颇有古早音乐选秀综艺的风味。
在舞台表演上,《让我来唱》也尝试了不同的形式,比如第一期节目采用了直播赛制,在直播间进行声乐演唱,最终通过直播间有效观看人数和专业乐评人意见综合选拔出晋级选手,而第二期就又变成了全国乐评团和全国推荐官集体仲裁选拔。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大胆尝试致使《让我来唱》在音综市场独树一帜。
六档音综各有亮点和长处,受众群体并非完全重合,无论是喜欢流行、说唱、乐团,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盘菜,但可惜现在这盘菜似乎没人吃了。
显而易见,除了老牌音综《歌手2025》还能靠着无修音的直播表演引发关注,掀起一波黑红流量大战,但也难免遭遇口碑暴跌的困境,其他音综的存在感并不强。
灯塔专业版六月综艺全网正片有效播放量排行榜中,仅有一部《歌手2025》挤进了TOP5,另一老牌音综《新说唱2025》进入了TOP10。除此之外,TOP20中再无音综的身影,看起来花团锦簇的音综市场似乎已经没什么“搞头”了。
音综困境何解?
音综为什么没人看了?成为了被频繁提及的问题。
回顾音综的发展史,绝对是国内综艺市场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早期的音乐选秀《超级女声》《快乐男声》掀起一阵造星热潮,到2010年后迎来音综的黄金时代,《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两档现象级音综,都能引发全民音乐狂欢。
但随着整个综艺市场进入内容细分化的阶段,音综也开始面向垂类发展,全民皆宜的“大音综”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批聚焦小众音乐、特定人群的音综,比如《中国有嘻哈》聚焦说唱,《乐队的夏天》风格更偏摇滚朋克,今夏的《让我来唱》更是圈定了女性,进一步将受众圈层化了,音综不再是面向普罗大众的音乐节目,而成了特定圈层的狂欢,出圈自然也就变得越来越难。
事实就是,相比于旅综、喜综、竞技综艺这类没有任何观看门槛的全民综艺,现阶段的音综其实存在不够大众化的问题,小众音乐的欣赏本身就有门槛,已经劝退了很大一批观众。
目前在“全民性”方面做的比较好的音综,《天赐的声音第六季》可以算一个。节目选曲虽然经常被吐槽抖音神曲太“下沉”、不够艺术,但不能否认音乐风格确实符合大众审美和喜好,所以尽管节目热度不高,但歌曲在音乐平台的收藏量屡创新高。
根据QQ音乐站内数据,张靓颖、刘宇宁翻唱的《九万字》,王赫野、王源翻唱的《我很快乐》,收藏量均破百万,《若月亮还没来》《座位》《舍得》《一点》等多首歌曲收藏量超50万,在当下冷淡的音综市场已经相当亮眼了。
相比之下,虽然《歌手2025》创新性直播形式往往能霸占热搜,《让我来唱》的全女形式颇具女性意义,强竞技性的《新说唱2025》也打得热闹,但音乐作品却难以大范围传播,造成了出圈难的困境。
回归本质,歌曲才是一档音综的内容资产,当音综制造“全民爆曲”的能力越来越差,内容资产无法支撑起一档节目,靠黑红流量话题或是拔高内容价值,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也拯救不了一档音乐综艺的市场表现。
相比于靠形式创新、出位话题、时代情绪来博取市场关注,提升造曲能力、深耕音乐本体才是真正破除音综困境的关键所在,因为音综是一款内容产品,而非话题产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眸娱”,作者:眸娱,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