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海外方面,过去两周(6/23-7/4)海外市场风险偏好抬升,权益资产多数上涨。中东地缘局势暂缓,美联储官员放鸽推升降息预期,叠加中美进一步落实伦敦框架,推升市场风险偏好,美股上行,原油、黄金、美债利率、美元指数下行;随后美国经济数据表现韧性,降息预期回落,叠加扩张性预算法案正式通过,美股、原油、美债利率、黄金上行,美元指数下行。具体看,近两周MSCI全球股指上涨4.51%,大部分国家股市上涨,标普500、纳指、道指分别上涨5.22%、5.93%、6.21%。10年、2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下行3bp、2bp至4.35%、3.88%。美元指数下跌1.80%至96.99;COMEX黄金、ICE布油分别变动1.22%、-9.59%。 港股方面,风险偏好抬升同样推动港股上涨,随后海外流动性预期收紧驱动市场小幅回落。上周(6/23-6/27)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3.2%、4.1%、2.8%,本周(6/30-7/4)分别下跌1.5%、2.3%、1.7%。结构上,上周市场情绪改善带动大部分行业上涨,仅能源业下跌;本周医疗保健、工业领涨,非必需性消费、资讯科技领跌。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流入先增后减,外资先流入后流出。·海外宏观层面,美国通胀温和、消费走弱,非农就业超预期。1)5月PCE数据显示通胀温和、消费走弱。价格方面,5月PCE、核心PCE同比分别为2.3%、2.7%,同比均微升0.1pct;核心商品中,除机动车价格进一步上涨外,家具、休闲商品等价格均维持不变;消费量方面,5月个人消费支出放缓,主因前期汽车抢购透支消费需求,结合个人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亦有回落,短期消费走弱可能受关税扰动和收入增速的共同影响。2)6月非农超预期,但细项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仍在降温。6月新增非农就业14.7万人,高于预期的11万人;失业率回落至4.1%,主因特朗普收紧移民,分母端劳动人口缩减。分行业看,新增就业主要依赖政府的教育部门,而私人部门新增就业放缓。CME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市场降息预期从6月底的年内降息3次减至2次。 海外政策层面,贸易谈判继续推进,“大美丽”预算法案正式签署。1)美国与各方的贸易谈判推进,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一是中美之间落实伦敦框架,美国恢复对华芯片设计软件、乙烷、飞机发动机等产品的出口,中方正依法依规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二是特朗普7月2日称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将对越南所有商品征收20%关税,对转运货物征收40%关税,而越南将取消对美国所有关税;这指向特朗普在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税谈判中,除了关注贸易逆差外,还重视加强原产地审查。不过,美国与日、欧、印等国家和地区谈判仍缺乏实质进展。往后看,据7月4日CNN报道,特朗普称将从当天起致函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单边关税税率,可能从60%、70%到10%、20%不等,大多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2)预算法案正式签署,美国财政扩张持续。7月3日众议院以微弱优势表决通过参议院版本“大美丽”法案,并由特朗普于7月4日正式签署;据CRFB测算,该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增加赤字4.1万亿美元,高于此前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财政节奏上,最终法案延续此前众议院版本“减税前置、减支后置”的特征,赤字同样在2027年达到峰值,且峰值水平将更高。 综上,预算法案已落地,非农超预期显示劳动力市场暂稳,后续市场焦点将从财政、基本面担忧转向美国贸易政策变化,新关税的公布可能加大市场扰动,预计美股转为震荡格局,短期波动风险加大。而从国内看,中美正在积极落实伦敦框架,国内政策利好持续,港股则相对更具确定性。结构上,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港股科技资产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关注AI、互联网、创新药等领域机遇;二是政策支持的内需消费领域的优质资产;三是关注业绩稳健的红利资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市场波动加大;4)地缘局势升级;5)市场风险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