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中,提到了减脂和增肌,那么怎么样才能减脂和增肌呢?这就离不开常说的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本文就来介绍一下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无氧运动,以及他们有什么区别。(省流版放在最后了)
一、 有氧运动
定义: 指身体在氧气供应充足条件下,以中低强度、节奏平稳、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3分钟)进行的运动。
能量来源: 主要依靠氧气分解体内的糖原(尤其是后期)和脂肪来持续供能。
核心特点:
强度较低: 心率通常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呼吸加深加快但能维持对话。
持续时间长: 可以持续进行较长时间(如30分钟以上)。
目标效果: 主要提升心肺耐力(心血管健康),改善循环系统效率,有效燃烧脂肪,增强身体利用氧气的能力。
常见例子: 慢跑、快走、游泳(长距离)、骑自行车(稳定速度)、椭圆机、有氧操、跳绳(匀速)、划船机(稳定节奏)等。
好处: 增强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肺活量;有效减脂和控制体重;提升整体耐力和精力;缓解压力。
二、 无氧运动
定义: 指身体在高强度爆发力需求下,氧气供应相对不足时进行的剧烈、短促的运动。
能量来源: 主要依赖肌肉内储存的ATP、磷酸肌酸以及无需氧气参与的糖酵解过程来快速供能。此过程会产生副产品——乳酸。
核心特点:
强度极高: 需要付出接近最大努力,心率通常达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呼吸急促,无法流畅说话。
持续时间短: 单次高强度发力通常只能维持几秒到2分钟左右(糖酵解供能为主阶段)。
目标效果: 主要增强肌肉力量、体积(肌肥大)、爆发力、速度,提升无氧代谢能力。
常见例子: 短跑(如100米冲刺)、大重量举重(深蹲、硬拉、卧推)、力量训练(器械、自重)、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中的爆发阶段、跳高、跳远、投掷等。
好处: 显著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即使在休息时也消耗更多热量);塑造紧致身材和肌肉线条;增强骨密度;提升运动表现中的爆发力和速度。
三、如何选择与安排?
如果想减脂、提升心肺健康、增强耐力,那么有氧运动应占更大比重。
如果想增肌、塑形、提升力量/爆发力,那么无氧(力量)训练是核心。
初学者或有心血管健康问题者,建议从低强度有氧开始,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再谨慎引入无氧训练。
对绝大多数追求全面健康和体适能的人来说,最理想的方案是将两者结合: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或混合),并结合每周2-3次针对主要肌群的力量训练(无氧)。 可以分开进行(如一天有氧一天力量),或在一次训练中结合(如力量训练后进行短时间有氧,或进行HIIT)。
省流版: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主要依靠氧气分解糖和脂肪供能,特点是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3分钟),能显著提升心肺耐力和燃脂效果。
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则依赖肌肉快速供能系统,无需氧气参与,特点是极高强度、持续时间短(几秒到2分钟),主要用于增强肌肉力量、体积和爆发力。
两者供能方式、强度、时长和效果截然不同,但都是全面健康和体能不可或缺的部分,所有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案。
最后:
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在工作闲暇之余,也不要忘记锻炼身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