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7日讯(记者 沈述红)权益市场的逐步向好,使得投资者、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们开始了新一轮以“真金白银”投向主动权益产品的潮流。
7月以来,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主动权益基金。其中,7月3日,大成基金宣布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华商基金亦在7月1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A类基金份额。此外,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也至少有5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主动权益产品。
在上述7只偏股混合型产品中,有5只产品为浮动费率基金。这也意味着,当前,浮动费率基金已成为基金公司近期自购的主流产品。有基金公司人士指出,浮动费率基金是不少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他们在产品新发时对这类产品有所侧重。而自购恰好是与持有人风险共担、同时给予市场信心的一种方式。
不仅是基金公司主动自购,近来,投资者对主动权益产品的申购热情较此前也有所提升。数家公募透露,近来公司主动权益产品出现了一定净申购,其中有个人投资者的贡献,也有部分为机构资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全球风险偏好有所回暖,国内经济继续确认边际放缓迹象,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定价线索将向中报切换,窄幅波动的A股市场考虑维持“红利+科技”的哑铃配置思路。同时,港股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将延续,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预计港股在未来1个季度表现或较强。
大成基金、华商基金开展新一轮自购
大成基金7月4日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拟任基金经理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大成洞察优势,并承诺至少持有1年。
7月1日,华商基金亦公告,为更好地践行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 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与华商基金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以及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公司已于当日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致远回报A类基金份额。
华商基金表示,公司将继续紧跟中国资本市场与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继续坚持主动管理战略定位,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出发点,与持有人共进退。
此外,在6月份,也至少有5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
如兴全基金在6月3日公告,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兴证全球合熙;6月7日,大成基金公告,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大成至臻回报;同天,宏利基金公告,将运用固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旗下宏利睿智领航;6月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告,拟运用固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交银瑞安;6月10日,兴华基金运用固有资金500万元(含认购费))认购旗下兴华景和。
浮动费率基金成自购重点
浮动费率基金成为了基金公司近期自购的主流产品。在上述7只偏股混合型产品中,共有5只产品为浮动费率基金,包括华商致远回报、兴证全球合熙、大成至臻回报、宏利睿智领航、交银瑞安。
此外,5月28日宣布自购2000万元的博时基金,也将其中的1000万元投向了旗下浮动费率基金——博时卓睿成长。
华南一家头部公募人士直言,当前,浮动费率基金是不少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他们在产品新发时对这类产品有所侧重。而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自购恰好是与相关产品持有人风险共担、同时给予市场信心的一种方式。
谈及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华商致远回报基金经理张明昕表示,“这类产品提醒着我们恪守‘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信义义务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目标。”
在他看来,费率改革将有利于机构更加聚焦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更好地实现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回归本源。而对于投资“指数增强化”的担忧,张明昕直言,“主动管理的灵魂永远在于对成熟投资体系的坚守、对自己能力的不断超越、和始终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出阿尔法回报的初心”。
在兴证全球合熙基金经理陈聪看来,浮动费率基金核心考量的是基金经理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对收益能力。过去,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考核方向主要是同类产品排名,而此次浮动费率产品的推出,把“对手”从同类产品变成了业绩比较基准。并且,构成业绩比较基准的标的指数样本清晰透明,方便基金经理对业绩做复盘和归因。
部分公司近期主动权益产品处于净申购状态
不仅是基金公司主动自购,近来,投资者对主动权益产品的申购热情较此前也有所提升。
华南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财联社记者,近几个交易日,公司的主动权益产品整体处于净申购状态。“这主要是受到今年结构性牛市行情感召,无论是成长板块,还是红利高股息板块,都能找到机会。”
华北一家大型公募也表示,近期公司固收、权益产品规模均有一定增长。这部分增长主要表现在老产品上。除了浮动费率基金,大部分主动权益产品的新发还是有不少困难,投资者的信心有待持续恢复。
“我们的确能看到部分主动权益产品的零售数据有所好转,同时,包括险资在内的一些机构资金也逐步入市了。”另一家中小型公募人士称,如果后续行情能持续好转,这种趋势也会更明显。
对于后市,张明昕认为当前市场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政策面的持续发力有效降低了系统性风险,经济数据出现积极信号,横空出世的DeepSeek在全球引发大模型平权浪潮,叠加民营经济座谈会的召开,整个社会的信心显著回升,科技创新正在形成全社会的广泛共识,这些都为资本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中国资产的价值重估进程才刚刚开始。”张明昕表示,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将涌现出更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
在具体的行业选择上,立足于行业的景气观察维度,从产业进展等角度来看,张明昕认为“AI+万物”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全世界最大的历史潮流,AI产业的发展可能有波峰有波谷,但产业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预计未来一段时间AI及衍生的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或仍为核心方向,板块未来仍或有显著贝塔。此外,新的人口结构及经济发展时期背景下的新消费领域、政策大力支持与鼓励下自身发展取得巨大进展的创新药、基本面持续向上的军贸领域、有望突破的军工等板块也或将有系统性的投资机会。
陈聪对是“A股+H股”充满信心。“当下经济基本面在长周期中肯定处于低位,资本市场的周期也处在一个以年度来看的上升周期中。如果以更长的维度来看,我的信心更加坚定。”
“地缘冲突风险溢价回落,全球风险偏好有所回暖,国内经济继续确认边际放缓迹象,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定价线索将向中报切换,窄幅波动的A股市场考虑维持‘红利+科技’的哑铃配置思路。”博时基金表示。港股方面,全球资金再平衡尚未结束,港股市场风险偏好抬升将延续,在流动性充裕的环境下预计港股在未来1个季度表现或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