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凌晨,中國外賣行業迎來歷史性一夜。
美團內網公佈信息顯示,截至7月5日22時54分, $美團-W (03690.HK)$ 即時零售當日訂單已經突破了1.2億單,其中,餐飲訂單已超過1億單,佔比超過80%。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當晚20時45分,美團內網曾顯示即時零售日訂單突破了1億。這也意味着,在2個小時的時間內,美團已產生了超過2000萬筆訂單。
這組數字背後或是由 $阿里巴巴-W (09988.HK)$ 與 $美團-W (03690.HK)$ 在暑期檔開始的「補貼大戰」所致。7月5日是暑期消費旺季正式開啓後的第一個週末,也是外賣消費的傳統促銷季,兩大平台同步放出「滿25減21」「滿16減16」、「滿18減18」「25減20」等無門檻大額券,這近乎免單的超級紅包,直接點燃消費市場。
有網友搶到了平台優惠券在網上曬開心:「2元一杯的瑞幸真是炎炎夏日最佳解暑神器」「麥當勞的早餐只要7塊,薅羊毛的快樂誰懂!」
由於大量用戶湧入兩大平台,昨日下午美團一度出現外賣點餐頁面卡頓、優惠券使用異常、無法下單等現象。對此,美團方面回應稱,7月5日下午6點前後,因用戶下單量突破歷史峰值,觸發了服務器限流保護,美團App小範圍地區用戶出現了短時服務異常,現已全面恢復,大家可以正常下單。在此期間部分受影響用戶的優惠券,可延續至次日繼續使用。此外,針對部分受系統影響短暫出現接單異常的商家,「我們將進行回溯,確保商家評分及後續排名等不受影響」。
在此之前,7月2日,淘寶閃購宣佈,啓動規模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將在未來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通過發放大額紅包、免單卡、官方補貼一口價商品等方式給消費者帶來優惠,同時上線店鋪、商品、配送補貼及免佣減傭等措施,促進商家生意增長。補貼上線首日,餐飲連鎖品牌和中小商家的訂單量分別環比增長170%和140%。京東方面,6月27日,“ $京東 (JD.US)$ 黑板報”披露,自3月1日正式上線以來,京東外賣日訂單量已突破2500萬單,業務覆蓋全國350個城市,超150萬家餐飲門店入駐。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教授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隨着消費市場的變化,人們即時消費的需求越來越多,個性化和及時化的需求要有相應的企業來提供供給,美團、京東、阿里三個平台的業務不僅僅有外賣作爲入口,還有其他多個服務,只有錯位競爭才能使得外賣行業整體迎來更好地發展。
高盛在最新研報中構建了三種競爭情形,以評估外賣配送和即時零售市場的未來格局。情景一也就是基本情景,美團將成功捍衛領導地位;情景二是雙寡頭格局,阿里和美團平分秋色;情景三是「三足鼎立」的碎片化市場。
高盛在報告中還表示,本輪價格戰根本目標是通過高頻次的外賣服務獲取用戶流量,交叉銷售至盈利能力更強的電商和旅行業務,中期可能帶來GMV利潤率提升。預計這場外賣大戰將持續更長時間,短期陣痛可以換取長期收益。
高盛測算三家公司僅在6月單季度的總投資額就達250億元人民幣,這場價格戰持續時間或遠超以往,將重塑行業格局。分析師指出,此輪競爭將持續更長時間,預計將在2025年9月達到投資峰值,隨後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出現拐點。
該行還指出,與此前電商平台在數個季度內縮減投資規模的做法不同,所有參與公司都在爭奪成爲中國「日常應用」的地位,希望通過高頻次的外賣配送服務,交叉銷售其低頻次的電商和旅行服務。美團在這一模式上已經驗證成功,通過外賣用戶向到店、酒店、旅行業務的交叉銷售,實現30%—40%的EBIT利潤率。這一成功案例促使電商巨頭重新整合業務架構,將新服務整合到單一應用中。
高盛估算,到2030年外賣配送市場規模將達2.4萬億元,即時零售市場達1.5萬億元。新興的集中式出訪模式和供應鏈改善將進一步推動滲透率提升。
編輯/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