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07日 02:07
[特 刊] 中国科协年会以崭新面貌亮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以“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为主题,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深化改革,回归学术本源,旨在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年会变革议题征集机制,完善学术把关和交流机制,并创新成果凝练机制。通过恢复论文征集、节俭办会等措施,年会力求提升实效,聚焦核心议题,推动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年会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在科技创新领域谱写新篇章。

🗓️ 年会深化改革,变革议题征集机制。中国科协组织近70家全国学会,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的重大科技领域,推荐近260个议题,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凝聚科技工作者共识。此外,年会还首次启动非共识议题征集活动。

🎓 年会完善学术把关和交流机制。权威专家牵头组建学术委员会,审核活动方案,健全学术交流机制,既有主旨报告、专题报告,也有自由交流、集中讨论,形式多样。同时,恢复论文征集,计划正式出版1096篇论文,并评选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

💡 年会创新成果凝练机制,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常委参加各领域专题论坛,并牵头召开跨学科学术研讨会,指导全国学会总结高质量决策咨询建议。年会还秉持务实节俭的原则,在组织上力戒形式主义,注重提升实效。

🚀 年会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服务国家需求。年会响应“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国家号召,助力青年人才崭露头角,促进科技赋能地方发展。年会旨在打造中国科技界示范学术品牌,谱写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华章。

回归学术本源 注重提升实效

    ◎本报记者 代小佩

    自北向南,永定河引水渠静静流淌,坐落在河流西岸的中国科技会堂,人头攒动,创新潮涌。

    7月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以下简称“年会”)主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今年年会主题为“示踪科技前沿 助力创新发展”,由1场主论坛、98场专题论坛以及4场平行论坛组成,会期长达1个月。

    今年,年会以崭新面貌亮相,旨在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全面回归学术本源。

    持续深化改革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杨书宣介绍,第二十七届年会持续深化“跨界高端、瘦身健体、节能降耗、提高成效”改革。

    这是一次体制机制的创新。

    杨书宣说,本届年会变革了议题征集机制。中国科协组织近70家全国学会,会同其他单位,围绕国家“十五五”规划涉及的重大科技领域,推荐了近260个议题,以自下而上的方式凝聚科技工作者共识。

    今年,年会还首次启动了非共识议题征集活动,动员98场专题论坛的与会者围绕研讨主题,提出涉及研究方法与工具变革、数据解释或应用方向变化等方面的非共识议题。

    这是一次学术本源的回归。

    年会完善了学术把关机制。今年,权威专家牵头组建各专题论坛的学术委员会,审核活动方案,对“谁来讲、讲什么、谁来听”提出要求。

    此外,年会还健全了学术交流机制。“在结构上,年会既有主旨报告、专题报告,也有自由交流、集中讨论;在形式上,既有现场墙报展示,也有线上科普拓展。”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素介绍。

    这是一次成果导向的彰显。

    杨书宣说,年会创新了成果凝练机制。具体而言,年会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常委参加各领域专题论坛,并由他们牵头召开跨学科学术研讨会,指导全国学会围绕各领域难点堵点总结高质量决策咨询建议。

    备受关注的是,本届年会还恢复了论文征集。今年年会98场专题论坛共征集论文2152篇,计划正式出版1096篇。

    “经学会推荐、综合评价等环节,最终将选出本届年会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并于年会结束时在线上发布。”王素介绍。

    扛起时代使命

    自1999年首届年会在杭州召开以来,年会相继走进成都、沈阳、乌鲁木齐等地。从西湖之畔到天山脚下,从繁华东部到广袤西部,二十七载春秋岁月,年会为何始终在革新?

    历史的跫音在回响——

    首创学术年会制度探索跨学科交流范式,推动年会从学术交流平台向“大科普、综合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综合性平台转型,深化“跨界高端、瘦身健体、节能降耗、提高成效”改革……中国科协年会的每次亮相,都印证着一句话:守正者行稳致远,创新者破界成峰。

    回望,年会正是通过一次次转型升级,不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导向,革新学风会风,优化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

    时代的浪潮在激荡——

    风云际会处,正是弄潮时。杨书宣介绍,今年年会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在谋划“十五五”战略规划的关键时期举行,是中国科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的重要举措,也是年会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全面回归学术本源、实现转型升级的改革新篇。

    “年会改革,对打造中国科协标志性学术品牌、助力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杨书宣说。

    使命的星火在传递——

    自创立起,年会与国家号召紧密相连,同频共振:杭州首届年会响应“科教兴国”,西安年会聚焦“西部大开发”,安徽年会围绕“打造高质量科技创新策源地”……年会通过助力青年人才崭露头角、促进科技赋能地方发展,扛起时代使命。

    杨书宣说,年会的发展历程,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奋进篇章。从“破壁建范”初创奠基,到“创综合平台”战略转型,再到“锚前沿策源·归学术本位”战略跃升,年会生动诠释了中国科协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

    谱写科创新篇

    在第二十七届年会会场上,与会者能直观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不设立开幕式和闭幕式,减少领导致辞等环节;严禁安排宴请等非学术交流活动,让科技工作者将全部精力放在学术交流上;严格控制线下活动规模,组织者将主要精力从会务组织转向促进学术交流;充分利用会场已有设施设备,不搭建大屏,不制作背景板,不铺设地毯;节俭办会,不再提供签字笔、笔记本……

    “聚焦核心议题、提高决策效率。年会秉持务实节俭的原则,在组织上力戒形式主义,注重提升实效。”杨书宣说。

    更深刻的变化是议题设置的多元化,既聚焦现实,又瞄准未来:航空航天用金属材料,6G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

    “回应社会关切,激发创新活力。本届年会围绕议题组织与会者展开深入讨论,以期适应时代需求,推动创新发展。”杨书宣说。

    年会改革,可以说是一场效能革命——回归学术探讨,重视解决问题。其意义不仅在于优化会议流程和形式,更在于通过机制创新,推动社会治理能效提升、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与学术前沿突破,最终服务于国家发展与民生改善。

    二十七载砥砺深耕,二十七载创新潮涌。在中国科技会堂二层长廊上,正在展出的“创新策源 自立自强”年会历史沿革展,镌刻了年会二十七年的成长足迹,更是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二十七载的画卷。

    行走其中不难发现,年会的每一次变革,都彰显着对国家科技创新的敏锐响应;每一次升级,都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力量。

    距离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只有十年了。

    豁然生动的新气象,正在锐意变革中孕育。正如年会历史沿革展前言所言:立足新起点,肩负新使命,年会将坚持“四个面向”,矢志打造“中国科技界示范学术品牌”,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永葆初心,凝聚伟力,谱写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华章!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国科协年会 科技创新 学术交流 科技强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