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7月07日 02:07
[要 闻] 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电科院研发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荣获成果转化优秀案例,该技术突破了多项关键难题,形成了完整的高速载波通信技术体系。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对通信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该技术实现了用电信息交互效率的大幅提升,并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多个电网公司和国家地区。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机制,该技术实现了成果转化和全面推广,对推动世界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电科院研发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解决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对高速、实时、稳定、可靠通信技术的需求。该技术通过时频分集拷贝、时序优化、多网络协调等关键技术,形成涵盖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和测试技术在内的完整技术体系。

⚡该技术的核心在于解决了高强度噪声干扰难题,通过设计正交频分复用与分集拷贝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各类用电数据的高速传输。用户用电信息的交互效率提升了96倍,极大地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该成果已形成16项国内专利、2项海外专利、14项国内标准、2项国际标准等一系列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提升了我国在智能量测领域的全球竞争力。通过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将高速载波关键技术授权多家企业,实现成果转化和全面推广。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27个省级电网公司、100余家设备厂商,以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带动了海内外上下游产业链技术进步,对推动世界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革新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记者近日从中国电科院获悉,该院“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科技成果入选中国科协企业科技工作者评价案例库,获评为成果转化优秀案例。这项研究成果突破时频分集拷贝、时序优化、多网络协调等技术难题,形成涵盖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协议,以及测试技术在内的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以下简称“高速载波”)技术体系。

    据了解,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各类新能源设备接入、状态实时监测、高频数据采集等通信需求爆发式增长,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本地通信快速响应和海量接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下迫切需要适用于国内外用电信息交互特点的高速、实时、稳定、可靠的新型通信技术。

    中国电科院计量所所长郜波介绍,为实现6亿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高效可靠交互,该院以电力线通信的痛点问题为切入点,开展高速载波技术攻关,通过设计正交频分复用与分集拷贝等关键技术,解决了高强度的噪声干扰难题,实现各类用电数据的高速传输。这项研究使得用户用电信息的交互效率提升了96倍,形成16项国内专利、2项海外专利、14项国内标准、2项国际标准等一系列国内外知识产权成果,提升了我国在智能量测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中国电科院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产权运营机制,将高速载波关键技术授权多家企业,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通信单元产品,实现高速载波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全面推广。

    据介绍,该成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内27个省级电网公司、100余家设备厂商,以及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全面带动了海内外上下游产业链技术进步,对推动世界电力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革新具有重大意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 智能电网 科技成果转化 电力物联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