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航空小筑 2025-07-06 10:40 广东
网传阅兵编队照片中已经出现了16d+20+35的组合。 看看之前的推测:
据央视报道,珠展上首秀的歼16D已经开始实战化训练,并且特别强调可以和歼20联手,实现1+1>2的效果。这个倒是并不出人意料。在《关于歼16D的一些杂想》中就已经提及搭档歼20的可能——
对于所谓的实战化训练,到底练什么?可以通过外军的一些信息和实战案例来侧面了解一下。
对于美军电子战飞机的典型战术,主要有4个:
一,远程干扰
在中空,战线后方位置上对敌雷达系统进行全面压制性干扰,开辟电子走廊。就个人观点而言,这种战术需要强大的发射功率,相对而言还是运输机改装的专用电子干扰机更适合(而且对这类飞机也更安全)。
二,近距离干扰
中低空,抵近战线,在已知的敌地空导弹攻击包线之外,对敌一线雷达系统进行干扰。这个主要是用来支援战术打击飞机的,同样是开辟电磁走廊,保障战术飞机相对安全地进入战区。
三,伴随护航
干扰机加入攻击编队,对沿线雷达系统实施干扰。由于身处编队之中,距离产生的威胁雷达最近,干扰效果最好,但对飞机的性能要求也高。
四,压制防空系统
这个概念其实是90年代后才开始兴起的。对于此前的美国空军来说,干扰机负责电磁压制,并不具备对雷达/导弹系统的攻击能力,这活儿是由野鼬鼠飞机来干的。但是很显然,这就要求野鼬鼠飞机必须跟随干扰机行动,增大的编队的复杂性,而且面对威胁时容易贻误战机。所以现在的EA18G是干扰机和反辐射攻击机一肩挑了。
对于电子干扰机,有几次典型的战例,值得我们借鉴。
黄金峡谷行动
1986年4月14日,美空军第48联队的24架F-111F和第42电子战中队的6架EF-111从英国起飞,在加油机的支援下,执行空袭利比亚的黄金峡谷行动(海军第6舰队舰载航空兵提供支援)。EF-111和EA-6B首先对利比亚通讯、雷达、指挥系统进行全面干扰,然后海军A-7、F-18对沿岸5个雷达站和地导基地进行打击——上面提到的防空压制行动,但是由海军攻击机完成的。此次行动的另一大亮点是超远航程——往返10300公里。说到这里再次想到歼16D的空中受油管。
第一次海湾战争
提及这个,主要是有一起悬案。
有些外文资料提及,伊拉克的米格25曾经发射导弹(未中),迫使执行近距干扰的EF-111离开干扰阵位,导致其掩护的一架F-15E被地导击落。这个说法并未得到美方的证实。
但是美方的记录中有类似的描述。1月17日,两架EF-111正在掩护F-15E(注意)机群。其中一架EF-111遭到伊拉克幻影F.1的导弹攻击,为摆脱攻击离开阵位(再次注意)。按照美方记录是诱使幻影撞地了。至于F15E,按照美方记录,在1月18日有一架被击落。
所以这件事就成了罗生门,谁也说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是确凿无疑的,即干扰机在实战中有可能遭到攻击而脱离干扰阵位,导致被护航机群陷入危险。这一点确实是需要考虑并加以解决的。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迄今唯一一次仅通过空中战役就取得胜利的战争。然而从隐身飞机和干扰机的角度来说,科索沃是伤心之地,打了一个彻底的大败仗。掌握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隐身的F-117被落后的S125导弹击落。
这次战斗经验教训很多,美军方面有这么两条:
1,情报泄漏
北约方面过于自信,导致南联盟获得了北约飞行任务列表、F-117的出航时间,并成功预判了F-117的攻击航线(直接沿袭以前的航线)
2,没有电磁护航
这是整个行动中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一点。美军没有安排EA-6B(此时空军EF-111已退役)进行电磁护航,也没有F-16CJ野鼬鼠随行担负防空压制。不过想深一层,也不奇怪。空军已经没有专用电子干扰机,只能借调海军的EA6B,跨军种协调就是个大麻烦;EA-6B后期型倒是可以挂哈姆,但没挂点了(5个满载),又得靠空军的F-16CJ执行压制任务,同样麻烦。绝对优势的心态下,干脆就这么直愣愣地让F-117单机出击了——结果就是彻底粉碎了隐身飞机的神话。
所以说起来,科索沃战争的教训才是最深刻、最值得我们吸取的。我们需要练什么,从这些战例中其实也能看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