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欧盟正式批准在10%欧盟标准汽车进口关税基础上,对在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加征介于7.8%至35.3%的关税,原因是调查认定中国电动车价值链受益于“不公平补贴”,对欧盟电汽车生产商造成“经济损害威胁”。

中欧随后就削减或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展开多轮谈判,但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星期五公布对从欧盟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从星期六(7月5日)起,对相关产品征收最高达34.9%的反倾销税,实施期为五年;不过,包括马爹利公司、法国轩尼诗公司和埃·雷米马丹公司在内34家企业,只要履行承诺最低进口价格,将可豁免反倾销税。

继欧盟去年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后,中国官媒称,中欧电动车谈判的技术部分已基本解决,关键在于欧方是否有政治意愿推动问题的解决。

中国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星期五(7月4日)在微博发文称,目前中欧电动汽车谈判的技术部分已经基本完成,只欠临门一脚,关键在于欧方能否展现出相应的政治意愿推动问题的解决。 ​​​

彭博社分析,此举可视为北京释出的善意,与中国希望欧盟为解决电动汽车争端而采取的“最低定价”政策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