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公共场合总是爆发孩子有关的争议,我的看法是:社会是需要集体育儿的。
我不喜欢熊孩子,我当然也不会很享受帮不认识的人照顾孩子,但集体育儿的理念就是不管你喜不喜欢、乐不乐意,你就得皱着眉头翻着白眼去承担,因为这是你的社会责任。
养猫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在猫的社会,集体育儿就是一种默认设定。这里“集体”的意思不是大家均分育儿责任,而是猫妈妈主要负责,其他猫自觉补位。猫妈妈出去觅食或需要休息的时候,会把小猫叼给其他信任的猫看(有时候会叼给人)。
而被托付的对象就会自动自觉开始照顾小猫。而且不仅仅是母猫,我妈养的公猫在母猫站起来去吃饭喝水的时候,也会自动自觉进窝里孵小鸡一样照顾小猫(它已经太监了,不是它的小猫)。
猫的性格不同,照顾时负责的程度和照顾质量也会很不同,但起码它们有一种埋在基因里的“集体育儿”的本能。如果不这么做,小猫存活率会很低,猫妈存活率也会大幅降低,对于整个族群来说是不可长期持续的。
人类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你把所有育儿责任都扔给父母 -- 这其中又主要扔给母亲 -- 是不可长期持续的,这就是强迫母亲做出过度牺牲,而这种被压榨的心理和身体状态,对于育儿和母亲自己的心理状况都非常不利。长此以往,愿意这么做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剩下还愿意去做的人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最终加入社会的劳动力减少,以及培养出来的孩子有心理问题的概率增加,整个社会的质量会下降,对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没有好处,对于人类存续就更没有好处了。
任何社会性动物,都需要集体育儿模式,这是大自然的进化共识,甚至可以说,哺乳动物之所以变成了“社会性动物”,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一起育儿。人类作为建立出最庞大社会的物种,却以为自己可以从这个规律中脱离,是很愚蠢的。
所以小孩不是“父母自己管好”的事。小孩就是你我他,全社会要有自觉性,一起去保护、养育、承担的事,就是要一边头疼讨厌一边无奈要去管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