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7月04日 16:22
专家建议谨慎操作充电宝泡盐水 存在安全风险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部分充电宝品牌商要求消费者退款时需将充电宝浸泡盐水24小时。专家指出,此举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风险。充电宝泡盐水可能引发短路、有害化学反应、有毒物质泄漏等问题。民航局新规已于6月28日实施,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登机。专家强调,不合格充电宝在飞机上使用易引发安全事故。正确处理废弃充电宝,送至专业回收点是关键。

⚠️ 充电宝浸泡盐水可能导致短路及热失控风险,增加安全隐患。

🧪 盐水浸泡可能引发有害化学反应,对充电宝的内部结构造成损害。

☠️ 充电宝浸泡盐水存在有毒物质泄漏风险,可能污染环境。

✈️ 民航局规定,自6月28日起,禁止携带无3C标识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以保障飞行安全。

✅ 专家建议,废弃充电宝应送至专业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点进行安全处理,避免随意丢弃,保护环境。

近日,一些充电宝品牌商在网络发布消息称,如果消费者要退款,需要将充电宝先在盐水中浸泡24小时,上传照片或视频凭证后才能召回。“充电宝泡盐水”这样的操作到底可不可行呢?有专家指出,用户自行将充电宝浸泡盐水处理存在多重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风险,建议谨慎操作。

一是可能引发短路及热失控风险,二是泡盐水可能存在有害化学反应,三是存在有毒物质泄漏风险及环境污染风险,此类缺陷/废弃产品需尽快送到专门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点进行安全处理,不要随意丢弃。

按照规定,从6月28日起,民航局充电宝新规全面实施,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

专家提醒,一些不合格的充电宝存在原材料安全等隐患,在飞机上使用容易产生锂电池温度过热的风险,意外碰撞挤压可能出现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倘若旅客携带这样的充电宝登机,将给民航安全运行带来风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充电宝 安全隐患 回收 民航规定 环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