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7月04日 14:49
资金高位抱团推动内银股持续走强 建行H股再创历史新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港股市场整体回调,但内银股板块却逆势走强。资金持续流入是关键驱动力,规模ETF净流入银行股的资金已超千亿。此外,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增持和举牌也为银行股提供了有力支撑。高股息率、稳定的盈利能力以及政策支持,共同促成了银行股的吸引力。南向资金的大量流入也进一步推高了银行股的表现,建设银行等个股成为增持重点。

🏦 资金持续流入是推动银行股上涨的重要因素。根据测算,今年以来流向银行股的资金已达到1043.5亿元,占当前银行自由流通市值的3.2%。

💰 保险资金的增持和举牌行为,为银行股提供了额外支撑。截至6月20日,险资举牌次数已逼近去年全年数据。弘康人寿和平安人寿近期也增持了郑州银行和招商银行H股。

📈 银行股的高股息率和稳定盈利能力,使其对中长期资金具有吸引力。以2024年分红计算,银行行业股息率为4.19%,在30个行业中排名第三。

⬆️ 南向资金的大量流入也对银行股的表现起到了积极作用。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规模突破7000亿元,其中港股银行净流入规模达1365亿元,成为资金核心增配方向。


财联社7月4日讯(编辑 冯轶)近几日港股行情连续回调,但内银股板块却仍逆市走强。

截至发稿,郑州银行(06196.HK)、民生银行(01988.HK)等多只银行股拉涨逾3%,刷新短线高点。工商银行(01398.HK)、农业银行(01288.HK)也在触及阶段性高位后继续推升,其中建设银行(00939.HK)更是再度创出历史新高。

华创证券研究称,在增量资金持续流入下,银行股表现强势。

根据规模ETF净流入规模测算2024年至今流向银行股的资金达到1043.5亿元,占当前银行自由流通市值的3.2%。

此外,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入市持续带来增量资金,银行股市值大、盈利和分红稳定,股息率较高等特征具备较强吸引力。

有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2025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到19次,逼近去年全年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今年以来银行股已持续上涨多时,但险资对银行股的兴趣并未减少,反而在近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增持和举牌。

据港交所披露,6月27日-6月30日,弘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计增持郑州银行3900万股,涉资约4645.8万港元。

6月24日,平安人寿也发布公告称,近日增持629.55万股招商银行H股。增持后其对招商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突破15%。

对此,中金发布研报称,看好银行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其中H股表现好于A股。

中金分析称,由于当前保险负债成本相对大部分金融资产收益率仍然较高,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提升。与公募基金相比,保险资金投资港股可免除股息税,因此H股银行相对A股银行股息更具吸引力。

另据国盛证券跟踪数据显示,截至6月20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规模突破7000亿元,其中港股银行净流入规模就达1365亿元(占比近20%),成为资金核心增配方向,从个股增持金额来看,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居于前列。

国盛证券认为,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在此背景下,银行股具备业绩稳定、高分红、流动性较好的属性,今年以来持续获得险资青睐。横向比较来看,以2024年分红计算的股息率,银行行业股息率为4.19%,在30个行业中排名第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港股 银行股 资金流入 保险资金 股息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