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13小时前
《哪吒》之后,国产动画迎来暑期档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迎来多元竞争格局,国产与进口片数量持平。文章分析了多部动画电影的潜力与挑战,如《浪浪山小妖怪》、《聊斋:兰若寺》等备受期待的作品,以及面临困境的IP续作。文章指出,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正经历从票房依赖到生态竞争的转变,观众对内容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只有优质内容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数量增加,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但影片质量分化明显,部分作品备受期待,而部分作品则面临挑战。

🌟 《浪浪山小妖怪》和《聊斋:兰若寺》作为潜力股,分别依托原作口碑和技术创新,有望在暑期档取得佳绩,前者聚焦青年群体,后者则瞄准成人市场。

📉 部分IP续作面临困境,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因内容老化、叙事陈旧导致观众流失;另一些新IP则因缺乏认知度而难以突围。

📈 观众对国产动画电影的评价标准提高,不再盲目支持,而是更看重内容质量。只有注重品质、精耕细作的作品,才能赢得市场。

🚀 暑期档的竞争将推动国产动画电影行业走向成熟,从“票房依赖”转向“生态竞争”,优质内容是关键。

暑期档正在成为动画电影的兵家必争之地。

2025年的暑期档,16部动画电影同台竞技,其中国产与进口片各占8席的均衡格局,本身就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从央视动漫用《新大头儿子》系列筑牢低幼市场基本盘,到B站带着《浪浪山小妖怪》在青年文化阵地掀起热潮;从追光动画以《聊斋:兰若寺》延续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到《罗小黑战记2》带着“出海基因”冲击全球化市场……

这些作品勾勒出的,是国产动画不再依赖单一IP、而是形成多元生态的全新面貌。回溯十年前,国产动画在暑期档的票房占比不足15%,《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横空出世更像一场孤独的突围。

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曾在暑期档创造了50.35亿元的票房神话,让市场看到了动画电影的无限可能。这也印证着“国产动画电影走进暑期档”从来不止于银幕上的胜负,更关乎从内容创作到商业生态的系统成熟。

有潜力股,也有炮灰

在《侏罗纪世界:重生》《F1:狂飙飞车》等好莱坞大片和即将上映的《恶意》《长安的荔枝》等国产片的夹击下,今年暑期档仍然有多部动画电影预备上线,但从片单来看,呈现出“潜力股与炮灰并存”的分化格局。

先看今年最受期待的两个种子选手,《浪浪山小妖怪》和《聊斋:兰若寺》。

作为《中国奇谭》首个衍生电影项目,《浪浪山小妖怪》将继续延续原作的“东方美学+现代哲思”。而作为B站在今年暑期档推上大银幕的唯一一部院线电影,平台早在三个月前就给影片开启了线下营销,覆盖咖啡节、艺术区等青年场景,猫眼想看人数超8.2万,显示出强用户黏性。

从影片简介来看,《浪浪山小妖怪》将以“小猪妖闯荡浪浪山”隐喻打工人。相较于《中国奇谭》单元剧的碎片化表达,此次大银幕版本在剧情上也将聚焦“浪浪山”的深层生态。既展现山中小妖们按等级划分的森严秩序(如狐狸教头的严苛管控、狼大人的绝对权威),也刻画小猪妖在“循规蹈矩求生存”与“冲破桎梏寻自我”之间的撕裂感。

原作《中国奇谭》豆瓣8.7分的超高口碑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超过2.3亿次的全网播放量积累的庞大受众群体,对小猪妖未完成的“闯山之旅”充满续写期待,这种源自原作的情感羁绊或许能转化为一部分电影票房。

追光动画继《长安三万里》后再次挑战传统文化改编,《聊斋:兰若寺》将《崂山道士》《聂小倩》等六个志怪故事以“井下评书”的奇幻框架串联,并融合了古画、毛毡与现代3D技术。影片猫眼想看人数6.3万,领跑本月上映的动画项目。

与《长安三万里》的史诗感不同,《聊斋:兰若寺》更注重志怪美学的视觉呈现,如聂小倩的纱裙动态、燕赤霞的剑器特效等,均展现出追光动画在技术上的突破。该片目标观众直指成年群体,试图通过“东方奇幻宇宙”的构建,填补暑期档成人向动画的市场空白。其7月12日上映的档期选择,恰好在迪士尼动画电影《地球特派员》热度消退后,有望承接动画观众的观影需求。

除了两部备受期待的动画电影,还有一部曾以口碑出圈的IP也将在暑期档上线新作,也就是《罗小黑战记2》。前作凭借清新画风和细腻情感在日本斩获5.6亿日元票房,成为国产动画出海标杆。

从目前的预告片来看,影片延续前作“妖精与人类共存”的世界观,新增了“无限师父与小黑的师徒羁绊”“妖精世界的权力博弈”等情节。相较于《浪浪山小妖怪》的青年向定位,《罗小黑战记2》更强调全年龄段合家欢属性,其2D手绘风格与轻松叙事有望吸引家庭观众。

其7月18日的上映档期避开了7月上旬的好莱坞大片密集期,也与《聊斋:兰若寺》形成互补。但主创团队成员此前因“弃养事件”陷入多次舆论风波,公众信任度受损,或将对影片最终票房表现产生负面影响。

老IP《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也已经定档,前作《皮皮鲁和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因叙事低幼、角色扁平消耗了观众信任,豆瓣评分仅有6.2,新作仍延续“对抗应试教育”的陈旧主题,套路化明显,与亲子观众对“情感共鸣+世界观创新”的需求脱节,很容易陷入“IP老化+改编僵化”困局。

另一部知名IP动画电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的20周年大作《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异国破晓》,此前该系列作品从票房6.9亿跌至1.8亿,内容的陈旧导致低龄观众大量流失。而且该片将与《长安的荔枝》《你行!你上》等影片同时开跑,届时排片或不足10%,票房空间也会十分受限。

剩下的几部电影看起来就完全没有竞争力了。《精灵王国:重返小人国》是全新IP,观众认知接近于零;尚未定档的《火凤重天》《红孩儿火焰山之王》市场认可度低,前者2023年首映仅收获72万票房,重映无新内容。这些没有大IP加持的影片易成票房“背景板”,沦为炮灰。

“边缘配角”到“核心玩家”

虽然今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数量增长明显,但一面是潜力股凭借IP韧性、创新表达与精准定位蓄力突围,一面是炮灰因IP乏力、档期失当渐趋沉寂。

而这种分化,恰是国产动画在暑期档扩容过程中的必然阵痛。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9.56亿元票房孤独突围,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引爆市场,国产动画暑期档单片份额突破28.58%(2019年暑期档总票房176.44亿);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单片贡献上半年52.8%的票房,其衍生品销售额破百亿,标志着产业从“票房依赖”转向“生态竞争”。

但行业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2024年可以被称为调整期,《大雨》《伞少女》等多部动画电影票房不足2000万。

前者叙事拖沓、节奏迟缓,虽欲构建宏大奇幻框架,却因主线模糊,让观众理解混乱、难以共鸣。后者则在叙事上问题突出,原本被观众期待的独特 “物灵” 设定,因缺乏完善世界观支撑,角色能力展现和成长逻辑都让观众一头雾水;情节单元松散、与主线关联薄弱,也破坏了叙事连贯性与主题表达,最终凭画面难掩故事短板,票房遇冷。

不久前上线的《时间之子》虽然斩获1.86亿元票房,但逻辑漏洞、情感转折突兀、风格杂糅、文化挪用等都引发了大量口碑争议。比如在逻辑上,主角明明拥有穿越时间的能力,却在面对关键危机时选择了最笨拙的解决方式,前后能力设定出现明显矛盾。

近四年国产动画虽偶有佳作,但大多数影片的质量存在明显缺陷,共性短板集中暴露,如叙事悬浮、IP透支、诚意匮乏,也间接让观众对国产动画的信任值下降,从“宽容试错”转向“严苛审视”。

这种转变,意味着观众早已不再有“只要是国产就支持”的朴素情绪,而是用票房和评分清晰传递出“内容不过关,情怀也枉然”的态度,而这恰恰是市场成熟的必经之路。

当观众不再为“国产”标签盲目买单,才能倒逼创作者跳出舒适区,真正以品质重建信任。

到了今年,国产动画电影的竞争本质已经是“内容力”的较量。《哪吒之魔童闹海》以超150亿的票房成绩,证明观众依旧愿意为优质内容付出更高、更多的观影成本。只有摒弃“蹭热度赚快钱”的短视思维,精耕细作品质,才能重建观众信任,推动国产动画从“边角配料”转为“核心玩家”。暑期档的厮杀,也将推动行业在竞争中走向更成熟的生态平衡。

接下来一个月,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银幕上的胜负,更是一个产业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蜕变。在这个观众愈发挑剔的时代,唯有真正尊重内容、尊重市场的作品,才能在暑期档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骨朵网络影视”(ID:guduowlj),作者:GuDuo骨朵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国产动画 暑期档 电影市场 内容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