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17小时前
[文 化] 山西首次将“文物数字化保护战略”写入法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旨在加强文物保护,促进文化强省建设。该条例是全国新修订文物保护法施行以来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涵盖总则、不可移动文物等多个方面。条例结合山西文物资源特点,首次引入重点文物特殊保护、濒危文物优先保护等机制,并强调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旨在以法治力量守护山西的珍贵文化遗产。

🏛️《条例》是全国新修订文物保护法施行以来首部省级地方性法规,共8章61条,涵盖总则、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发掘、馆藏文物等,旨在为山西丰富的文物资源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条例》结合山西文物资源禀赋,首次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殊保护机制、濒危重要低级别文物优先保护机制等写入法规,以法治之力守护“地上文物看山西”的金字招牌。

💻《条例》强调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首次将“文物数字化保护战略”等内容写入法规,旨在推进文物数据资源互通、信息共享,促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

🤝《条例》鼓励科技创新,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石质、土质、木质、泥质、金属等文物的保护和研究,支持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向南)近日,山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据介绍,《条例》是自全国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以来第一部省级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8章61条,包括总则、不可移动文物、考古发掘、馆藏文物和民间收藏文物、研究与利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等。

    山西是文物大省,文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文物资源在壮大文化旅游、建设文化强省、促进高质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标建成文化强省目标,山西省文物工作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文物科技创新力量依然薄弱,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文物保护管理利用体系有待完善等。”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潘新奇说。

    据介绍,《条例》充分结合山西文物资源禀赋、具体工作实践和社会发展需求,首次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特殊保护机制、濒危重要低级别文物优先保护机制、地下文物保护责任人制度、文物保护单位核定公布频次要求等内容写入法规,以法治之力守护“地上文物看山西”的金字招牌。

    《条例》强调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首次将“文物数字化保护战略”等内容写入法规。《条例》规定,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文物资源大数据平台,推进文物数据资源互通、信息共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推进文物资源数字标准化采集和多元化展示利用,创新数字信息和技术在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此外,《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石质、土质、木质、泥质、金属等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开展技术攻关;支持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不可移动文物修缮、考古发掘、可移动文物修复等研究。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文物保护 山西 地方性法规 数字化 文化遗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