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15小时前
[区 域]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至中卫段贯通投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甘宁段日前成功投产,标志着该线路全线贯通。作为连接中亚和中国的能源战略大通道,该线路对提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全线长1745公里,年输气能力达150亿立方米,将显著提升天然气跨区域调配能力,助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项目在极端气候与复杂地质条件下,通过技术、施工和管理创新,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为我国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 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全线贯通,是继西气东输一、二、三线之后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全长1745公里。

💨 该线路年输气能力达150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标煤2700多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将显著提升天然气跨区域调配能力。

🚧 工程建设面临极端气候与复杂地质条件,包括戈壁荒漠、寒暑温差达80摄氏度等,但通过技术创新、施工创新和管理创新克服挑战。

💡 项目应用科技创新成果,包括采用大应变钢管提高抗震能力,大规模推广加长管减少焊口,以及全自动化焊接等,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

🌍 西气东输四线将与二、三线联合运行,完善西北能源通道,增强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助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和推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地方动态】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记者7月1日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甘宁段日前成功投产。至此,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全线贯通投产,对于我国提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西气东输四线是继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管道之后,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工程采取分段建设,吐鲁番至中卫段是西气东输四线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全长1745公里,占总长过半,途经新疆、甘肃、宁夏的17个县(市),管径1219毫米,设计压力12兆帕。工程投产后,年输气能力达15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2700多万吨,减少碳排放约5000万吨,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达到千亿方,显著提升天然气跨区域调配能力。

    本次投产的甘宁段管道长1162公里,起自红柳压气站,止于中卫联络站,与西部原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4条油气管道长距离并行敷设,交叉穿越点密集。管道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地貌以戈壁荒漠为主,自然环境恶劣。近70公里管道横贯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寒暑温差可达80摄氏度,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800多倍,生态异常脆弱,给工程建设与投产带来多重考验。

    面对极端气候与复杂地质条件,国家管网集团开展技术创新、施工创新、管理创新。据悉,项目全面推广和应用管道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在沿线7处地震断裂带采用管径1219毫米、X80高钢级的大应变钢管,有效提高大输量长输管道在复杂地区应对地震变形的能力。项目大规模推广应用18米等规格加长管,与使用常规钢管相比,合计焊口减少6000道,焊口降幅达28.5%。项目全面推行全自动化焊接、全数字化检测、全机械化防腐,焊接一次合格率达99%以上,较传统手工焊接效率提升3倍,焊缝成型精度、管道测径数据精度、施工质量效率均有效提升。

    国家管网集团甘肃公司党委书记蒋金生表示,西气东输四线将和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进一步完善我国西北能源通道,有效增强管网系统供气可靠性和灵活性,将更多中亚气、新疆塔里木上产气和新疆煤制气输送到我国环渤海、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助力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推动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西气东输四线 能源安全 天然气管道 能源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