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指南 23小时前
85后华科校友造乐动机器人,递表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乐动机器人创始人周伟的创业历程,从华科大机器人社团起步,到凭借视觉技术成为行业龙头,再到进军割草机器人市场的挑战与机遇。文章详细介绍了乐动机器人的技术优势、市场表现、竞争态势以及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未来发展。

🚀 乐动机器人凭借其在机器人视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特别是在Mini DTOF雷达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产品成本优势使其迅速占领市场,出货量全球领先。

🌱 乐动机器人积极拓展业务,进军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并以低价策略迅速打开市场,其ANTHBOT Genie割草机器人以远低于行业均价的价格吸引了大量用户,销量已突破1.5万台。

⚠️ 乐动机器人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挑战,视觉感知领域竞争激烈,核心客户面临流失风险,供应链也存在隐患。同时,激光雷达技术的兴起可能对乐动机器人的核心业务构成颠覆性威胁。

从杭州的“六小龙”组团,到深圳的“八大金刚”出道,2025年的一场新年秀带出了机器人市场的火热。演变至今,资本市场正在将其推向高潮,多家机器人企业,诸如云迹科技、仙工智能、埃斯顿、石头科技、卧安机器人等,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扎堆递表。

这波浪潮里,85后华科大校友周伟于2017年创立的乐动机器人,也出现在其中。乐动机器人以机器人“视觉神经”起家。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消费级Mini DTOF雷达,凭借将产品成本砍至工业级产品三分之一的优势,系列产品一炮而红,之后其出货量更是跃居全球第一。

2022年,乐动机器人入局割草机机器人赛道,依托自身的机器人视觉神经硬件和方案,开始研发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并在2024年实现量产。首款产品ANTHBOT Genie在2024年5月以599美元的早鸟价出现在Kickstarter上,用不足行业均价(1199-2499美元)一半的价格,瞬间引爆用户和行业关注。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5月23日,乐动机器人的割草机器人的总销量已超过1.5万台。在2024年收入达到2327万元。

站在港交所门口的乐动机器人,就像一位站在悬崖边的勇士,前方是充满希望的未来,身后是重重困境。它能否突破重重阻碍,在机器人行业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拭目以待。

01明星项目折戟

如果不是始于2016年的那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自校园开始创业的周伟,或许已经带着华科大校友们完成敲钟。周伟在2004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入学后加入校内机器人社团、积极机器人参赛,在2007年和同学组建起了“若比特”团队,次年团队升级成了公司,开启了他们的创业之旅。

期间,若比特开发过冰柱清理机器人、防爆机器人、管道清理机器人等产品,但因为国内市场前景不大,海外市场缺乏插足的机会而放弃。之后,在国内平衡车市场几乎空白的情况下,若比特团队于2009年完成了产品的开发。后团队因资金不足,在模具厂老板吴细龙投资下,与其合资成立了东莞易步,并将公司从武汉搬至东莞。

2012年,周伟带团队出走易步,创办深圳哈维科技有限公司,后在2013年更名为深圳乐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行”)。彼时,国内的平衡车市场正处在上升期,入局早的乐行不仅在两年内完成天使轮、B轮融资,其中B融资金额过亿元。其产品也迎来热销,迅速在平衡车市场一度进入行业前三。

2016年,乐行开始进入海外市场。次年,乐行就收购了美国的罗威尔(Solowheel),这家公司是独轮平衡车领域最早的玩家之一。在行业内风头无两的乐行,不仅成为了小米的意向收购对象,还是全球最大的共享滑板运营商Limebike的意向合作伙伴。按Limebike在2018年的采购规模估算,乐行当时能够拿到的合作订单约有6000万美金。

但同样是在2016年,周伟和公司的几位创始人被警方进行了刑事立案。该立案源自3年前,周伟带团队从易步出走后不久,易步于2013年3月以周伟等人涉嫌“商业秘密侵权”为由向当地警方报案。
被刑事立案之后,整体事态便急转直下。

先是吴细龙申请了对乐行的财产冻结,接着是周伟等创始人被列为网上追逃对象。2018年9月,乐行的联合创始人郭盖华、闫学凯被警方带走;2019年1月,周伟被警方带走。直到2019年5月底,案件一审完结,乐行拿到了不起诉决定书,周伟、郭盖华、闫学凯才得以释放。

在易步与乐行缠斗之际,公司的核心成员不得不持续为案件奔走,原本能拿下的Limebike订单也受此影响而流向了小米。加之平衡车市场风口消退,行业监管加强,元气大伤的乐行几乎是无力招架这些变化。而同领域的明星项目九号机器人在2019年申请IPO,并于2020年上市。
乐行则经历了管理团队的大换血,最终慢慢淡出了大众视野。

02校友大力支持

从乐行抽身后,周伟带着部分华科大同学继续在机器人赛道里创业。在团队所熟悉的赛道里,他们依旧凭借技术“卡位”来抢占市场。

2017年创立之初,乐动机器人便锚定视觉感知技术。在2018年推出首代激光雷达及SLAM算法后,乐动机器人又率先开发消费级Mini DTOF雷达,将成本降低到传统工业产品的三分之一。当同行还在依赖进口传感器时,乐动已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化。

同时,通过传感器融合AI算法,乐动机器人能提供使机器人实现环境感知与自主决策的技术解决方案,让公司在机器人“眼睛”赛道上具备有核心竞争力。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2年至2024年,乐动机器人服务的客户包括全球前十大家用服务机器人公司中的七家,以及所有全球前五大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

乐动机器人目前拥有386项专利技术,包含突破性的机器人定位专利,可在动态场景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其位于深圳的工厂,已经在硬件层、算法层构建起了完整的技术闭环。招股书中引用的行业数据显示,搭载乐动技术的机器人数量在2024年突破600万台,其DTOF激光雷达2024年年出货72万台,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球第一。

在2024年,传感器硬件和算法模块给乐动分别带来3.5亿元、9871万元的收入,占比公司总营收的72.9%和21.1%。

在乐动机器人的成长过程中,校友的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翻看公司的融资历程,一家名为华业天成的投资机构连续参与了A轮、A+轮和C轮在内的多多轮融资。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投资机构,是由两位华科校友杨华君与孙业林创办的。其中杨华君曾担任过投资机构五岳天下的合伙人,并在周伟经营乐行期间,给过投资支持与资源帮助。

据悉,杨华君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连续创业者,在 TMT 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还是华中科技大学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执行秘书长。在乐行拓展海外市场时,毫无经验的周伟就像一个迷茫的孩子,多次向杨华君倾诉烦恼。杨华君总是耐心地倾听,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周伟出谋划策,还引荐了一批海外建设的人才。
在杨华君眼中,周伟是一个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乐行天下是一个充满使命感的团队。他甚至在公开场合毫不吝啬地对周伟及其团队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们是 “一个不断学习、开放、善于反思的团队”。

除了看中创始人自身的优异表现外,投资乐动机器人一定程度上也跟华业天成的投资理念有关,这家机构聚焦于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只投“领军企业”而不只是“可以上市”的公司。孙业林就对外称:“我们否掉过一些传统逻辑能上市但成不了行业领袖的项目,我们期望助力真正改变产业格局的创新者。”

这一点,借由圆璟鼎恒对乐动机器人的投资也能体现出来。圆璟鼎恒是阿里CEO吴泳铭创立的投资机构,参与到乐动机器人的C轮,此举被外界视为是阿里在机器人赛道的重要战略布局,也由此确立了乐动机器人在行业内的地位。

03低价“搅局”

带着乐动机器人冲击 IPO 的周伟,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豪赌——即这个年营收4.67亿的视觉传感器巨头,将未来的增长押注在了收入占比仅5%的割草机新业务上。选择割草机器人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乐动机器人也是有着充足的理由。

在乐动机器人自己擅长的视觉领域内,公司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郭盖华在2023年的一场公开访谈中就直言过这一危机:“我们给机器人装眼睛,自己却成了‘盲人’。”这是因为乐动机器人所服务的多家扫地机公司,诸如科沃斯、追觅等客户都陆续开始自研SLAM算法。这也使得乐动机器人引以为傲的算法模块收入三年缩水21%,从2022年的1.25亿元降至2024年的9870万元。

市场竞争方面,乐动机器人所在的视觉感知领域竞争异常激烈,全球前五企业的市占率仅6.2%,乐动以 1.6% 份额暂居第一,但第二、第三名紧追不舍,与乐动的差距仅为 0.1%,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超越。
此外招股书中显示,乐动机器人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 54.3%,但客户名单变动剧烈,2022 年的第一大客户A到2024年跌出前五,可能是因为公司涉足整机业务引发了客户的警惕。部分客户还同时扮演供应商角色,这种捆绑关系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议价能力。

供应链方面也存在隐患,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升至 42.5%,光学元件等核心部件依赖单一来源,一旦国际地缘冲突推高元器件价格,公司本就薄弱的毛利率将受到直接冲击。更令人担忧的是,激光雷达方案正逐渐冲击视觉感知技术,如果行业核心转向激光雷达,乐动的核心业务将面临被颠覆的风险。

但值得欣慰的是,乐动机器人在客户维护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23 年,集团客户留存率约为 84%,到 2024 年提升至约 90%;2023 年,集团客户净收入留存率为约 113%,2024 年更是提升至约 145%。
而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智能无边界割草机器人,正是一个能发挥公司技术实力,且处在上升期的蓝海市场。

随着视觉方案的不断升级,割草机器人也迎来了技术革新,从以往依靠埋线规划工作路线,逐步进入到无边界的智能化阶段。相关产品在 2022 年陆续问世,经过 2023 年的市场验证后,开始大批量出现在市场上。乐动机器人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参与者,凭借着激进的价格策略,成为了行业内的 “搅局者”。它直接祭出性价比打法,以不足 1000 美元的售价,如同一场狂风暴雨,迅速席卷市场,让产品快速触达消费者,截至 2025 年 5 月 23 日,割草机器人的总销量已超过 1.5 万台。

2025 年,第二代智能割草机器人也顺利实现量产,融合了 AI 大模型的场景识别与边界检测算法,成为了乐动机器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希望所在。只不过,乐动机器人在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 年全球智能割草机器人的销量约为 38.35 万台,市场规模达到 61 亿元人民币,但在全球草坪修剪机械市场的渗透率还不到 2%。如果智能割草机器人能够完全替代传统草坪修剪机械和传统割草机器人,渗透率有望提升至 17%,潜在市场总规模将超过 3000 亿元人民币。

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涌入,2022 – 2023 年,企业批量进入智能割草机器人赛道。国产电动工具巨头宝时得在 2024 年完成超 2.5 亿美元的首轮股权融资,继续加码该领域;科沃斯、九号、追觅、松灵机器人等头部厂商也积极投入,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还有汉阳科技、长曜创新、来牟科技、纵贯创新等众多初创企业获得融资。

在这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乐动寄予厚望的割草机器人产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九号公司 2024 年销量已达 15 万台,科沃斯海外销量增长 271%,库犸动力更是拿下 120 万台激光雷达订单。相比之下,乐动 2025 年前五个月销量仅 1.5 万台,在众多巨头的包围下,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乐动机器人的故事,是技术创业者周伟跌宕起伏的十年征程。

从华科大的机器人社团起步,历经乐行天下的巅峰与谷底,再到凭借“视觉神经”技术东山再起,成为细分领域全球龙头。如今,它站在港交所门口,手握激光雷达与SLAM算法的全球出货量桂冠,却不得不将未来押注在一个竞争骤然加剧、强敌环伺的新战场——割草机器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乐动机器人 割草机器人 视觉技术 创业 IPO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