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高速公路在施工路段设置了“禁用/慎用智驾(辅助驾驶)”提示牌,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车企纷纷推出各种智驾功能,并进行宣传。 然而,部分车企在宣传中存在误导性,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高阶智驾”等概念,导致用户对当前智能驾驶能力的认知出现偏差。 工信部已出手规范智驾宣传,禁止使用“自动”、“自主”等违规词汇。 业内人士强调,车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当前技术水平,系统无法完全替代驾驶员操控,用户需对自身安全负责。
⚠️ 多地高速施工路段已设置“慎用智驾”提示牌,包括威青高速、宁洛高速、沪渝高速等,旨在提醒驾驶员在施工路段谨慎使用智驾功能,确保行车安全。
🔥 智驾成为车圈热门关键词,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智驾功能,竞争激烈,从激光雷达到全场景解决方案,再到“端到端”技术,都成为车企宣传的重点。
⛔️ 工信部出手规范智驾宣传,禁止使用“自动”、“自主”、“高阶智驾”、“脱手”、“脱眼”、“接管”等违规词汇,以遏制无序宣传。
📢 部分车企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高阶智驾”、“城市领航”等概念,误导消费者,导致用户对当前智能驾驶能力认知出现错位。车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技术边界。
✅ 车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目前技术水平无法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级别,系统不能替代成熟驾驶员操控车辆,用户需对自身安全负责,做好宣传,让用户了解边界。
7月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期多地高速在施工路段纷纷引入“禁用/慎用智驾(辅助驾驶)”提示牌。
目前威青高速(威海-青岛高速公路)、宁洛高速(南京-洛阳高速公路)、沪渝高速(上海-重庆高速公路)等多地高速路段均已在施工处显著标注“慎用智驾”提示语,提醒驾驶员在相应路段需注意安全。

从去年开始,智驾成为车圈的热门关键词,从激光雷达到全场景解决方案及“端到端”,智驾成为各大车企的竞技场,不少厂商宣传智驾平权、高阶智驾等等。
在今年上半年,工信部出手“刹停”无序的智驾宣传,自动、自主、高阶智驾、脱手、脱眼、接管等智驾词汇均被列为违规宣传词汇。
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车企为争夺市场份额,将L2级辅助驾驶包装成“高阶智驾”“城市领航”等概念,这些都为用户对当前智能驾驶能力的认知造成了错位。
车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目前技术水平无法达到完全自动驾驶级别,系统并不能替代成熟驾驶员对车辆进行操控,车企首先应该做好宣传,让用户知道边界在哪,用户要学会对自己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