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7月03日 15:58
劳务外包的举报邮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揭示了一起发生于独角兽企业的反腐事件,涉及劳务外包中的不正当行为。一名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举报了甲方对接人利用职权,通过控制新的外包公司,截留劳务外包利润的行为。文章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举报过程以及最终处理结果,并探讨了人力资源领域常见的贪腐现象和风险。文章强调了在劳务外包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醒读者关注人力成本中的造假行为,以及培养发现异常经济业务的能力的重要性。

🕵️‍♂️ 独角兽企业招聘短期外协人员,委托人力资源公司。甲方对接人与人力资源公司商定回扣,试图通过筛选简历、面试等环节控制招聘过程。

🔄 甲方对接人暗中操作,利用职权将外包业务转移至其家人控制的公司,员工薪资上涨,但原人力资源公司被终止合作。

✉️ 人力资源公司员工在事发半年后,匿名举报甲方对接人,揭露其贪腐行为。举报邮件详细描述了事件经过,并指出了涉及的金额和业务。

⚖️ 调查结果显示,甲方对接人虽被处理,但处罚较轻,仅象征性通报批评。原因在于其报价未过高,且需求真实存在,仅在人事制度上存在违规。

⚠️ 文章警示,劳务外包领域是贪腐重灾区,需警惕员工贪污、回扣等问题。强调了提高发现异常经济业务能力的重要性,而非死记硬背风险特征。

你们看到这两天有几个公司出了一些反腐新闻不?

有一个做人力资源的朋友跟我说,新闻里其中一个公司的反腐风暴,是因为他的举报邮件掀起的,哈哈。

我也不知道他说的真的假的,咱们就当个八卦听吧。

事情经过大概是:一个独角兽,需要一些短期的外协人员,类似程序员吧。需要个20多人,周期可能3-6个月。他们就联系了一个人力资源供公司,希望他们提供一下。

这个人力资源公司,其实规模实力都还可以,就在北京东四环外四惠东那。

人力资源公司给这个对接人留出了,每人每月1000元的回扣。

1000元,看着不多,但是据人力资源公司说,已经是毛利的50%了。

确实这种劳务外包利润很薄的,而且这种短期工,还得要那种有经验,能直接上手的,其实不怎么好招。

然后,正常流程就是提供简历,对接人筛选,线上面试,通过的去上班。

人力资源供的HR说,甲方对接人筛选简历,面试,通过率极低,前前后后差不多给提供了500份简历。

不知道他有没有夸大。

然后他说,平时跟甲方沟通的时候,这个对接人就有意无意的再问:“哇,你们简历这么多啊,都是在哪招的人啊?”

HR就随便应付说,我们有自己的人才库,也会发到一些群里。这个甲方的对接人,就说把他也加进群里,说是学习学习。

后来就随便瞎加了几个,群这玩意,不是有的是么,加几个质量低的呗。

之后人员陆陆续续到岗了,中途也是换来换去,员工反映,实际他们的岗位需求量就是20个。

这也能理解,人家想多挑一挑呗,招30个留20个。

两个月后吧,可能你们也猜到了,这个独角兽跟人力资源公司终止合作了,本身就是那种很短期的合同。

独角兽对接人给出的理由就是公司这块业务变动,不需要外协了。

人力资源公司就觉得很奇怪,以为是合作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就打听嘛。

毕竟那些人都是他们招的,有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就问出来了。那20个人,其实还继续在独角兽上班,只是换了一个外包公司而已,每人还涨了500元薪水。

是的,这个新的外包公司,实际上就是甲方对接人自己家人控制的公司。

劳务外包是不需要什么资质的,像他们这种其实属于擦边球,属于真派遣假外包。

平时上班也是这个对接人负责管理这些外协,安排工作布置任务啊,就是属于直属领导。

所以这个人想自己弄这个事,非常容易。员工本身就是临时招来的,跟人力资源公司没有粘性,在这又上了两个月班了,实际上跟这个独角兽的对接人反而更熟悉呢。

后来之前的HR知道以后就非常生气,觉得这个对接人在耍他。从一开始,对接人就是想自己做这块业务,但是自己没有招聘资源,就用这种方式。

后来这个人力资源的哥们,也是够狠。他呢,默默等了半年多,他说这事实际上发生在去年上半年。

他等了大半年以后呢,给那个公司写了一个匿名举报邮件。哈哈哈哈哈,把这事举报了。

他说之所以要等大半年,是要给他多攒点金额,哈哈哈,他们之前每人每月利润2000元,20个人就是4万,6个月,就是24万。

他说本来想给他凑够50万的,后来怕时间太长了有什么变数,而且他觉得,那个对接人肯定在别的业务上也如法炮制了。

他就差不多半年后,写了举报邮件,发了好几个邮箱,就官网找的邮箱。

他从员工口中知道了,那个对接人自己控制的公司名称。他就写这公司是某某你们员工家人控制的,涉及大概金额,大概的业务。

后来这个事就石沉大海了,没人回复他。

直到上个月,他聊这个事,是因为打听到那个公司在反腐,那个对接人被处理了。

但是,处理的不严重,可能就象征性通报批评了一下,就算是隐瞒关联主体吧。

因为,这个对接人给集团的报价与之前人力资源公司的报价一样,并没有过高,需求也真实存在,顶多也就是在人事制度上存在违规。

不过这个人的前途肯定是没了,不会再被信任了。

你们啊,以后注意点,别把所有钱都自己挣了,细水长流小心人家半年以后举报你,哈哈。

咱们就当个八卦听吧。

关于人员这块,确实是贪腐的重灾区。员工层面贪污内推费用啊,跟猎头合作分钱啊,劳务外包、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的回扣啊,包括我之前写的那些低端岗位的各种套路。还有管理层利用人员的各种贪腐等等。

其实你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独角兽为什么有那么多劳务派遣、劳务外包、外协、兼职?而且很多优秀的派遣员工永远无法转正。

明明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也不是国企,也没有编制问题,也没有人员预算问题,但就是不给优秀的派遣人员转正。

很简单啊,就因为能拿回扣啊。劳动关系转进集团一个人,就会少拿一个人的回扣啊。

其实回扣这种事,我感觉都无伤大雅。这种基本也就是员工层面的行为,无非就是虚高一些成本,有的甚至没虚高,就是供应商愿意让出利润换取长远的合作。

只要不是无中生有,虚构采购需求,问题就不会太严重。

实际上这几年,我们一直很关注围绕人力成本上的造假。

因为前些年的互联网企业,现在的智能制造,AI算法等企业,人力成本占比都很高。

之前我记得分享过一些关于人力成本造假的调查思路,你们可以看看。

一个企业,几年时间,会有非常多的经济业务,非常多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那怎么去查呢?不可能每个都去查关联关系吧?我今天下午查了4家,就用了一下午时间。

那一个企业可能又成百上千个上下游主体,咱们不可能大海捞针啊。

所以一方面,要学习的是查隐形关联关系的技巧,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发现异常经济业务的能力,后者才是更有价值的。

要培养自己发现异常的能力,要有这种直觉,而不是死记硬背风险特征。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反腐 劳务外包 贪腐 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