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投資研究所指出,儘管市場存在大量不確定性,但美股仍是當前「風險偏好」環境下的最佳配置,投資者切勿過早否定「美國例外論」。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指出,儘管市場存在大量不確定性,但美股仍是當前「風險偏好」環境下的最佳配置,投資者切勿過早否定「美國例外論」。
這家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的策略團隊週三在2025年下半年投資展望發佈會上表示,美國企業將憑藉人工智能(AI)的應用與投資實現更強盈利增長,今年以來美股相對歐股的表現落後態勢難以持續。
「整體來看,我們仍處於風險偏好狀態,儘管不確定性依然高企。」貝萊德全球首席投資策略師 Wei Li 在會上稱。這一觀點與部分投資者形成反差——因唐納德·特朗普的貿易與財政政策今年初攪動金融市場,動搖了對全球最大經濟體的信心,這些投資者此前呼籲減持美股進行多元化配置。
標普500指數今年以來回報率超5%,但仍落後於斯托克歐洲600指數近7%的漲幅——後者受益於市場對歐洲更多財政刺激的預期。
以美元計價,歐洲指數年內回報率約22%。這一市場動態逆轉了過去幾年的趨勢——此前美股基準指數大幅跑贏其他發達國家市場,主要得益於美國科技巨頭股價飆升。
貝萊德預計,美國企業二季度盈利同比將增長6%,而歐洲約爲2%。據其團隊數據,一季度美國公司盈利增速達14%,遠高於歐洲2%的水平。下一個美國業績週期將於本月啓動。「從整體看,美國股市的底層韌性、活力及企業部門的創新潛力仍無可匹敵。」貝萊德投資組合管理團隊副主管 Michael Pyle 表示。
Wei Li 補充稱,美國國債吸引力低於美股,因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可能推高通脹——這意味着投資者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過於樂觀。此外,她指出,國會正在辯論的稅改法案可能加劇美國本已高企的債務負擔,對長期美債構成更大壓力,這使得美債作爲投資組合對沖工具的可靠性下降。
Li 建議,美國投資者可考慮對沖匯率風險後配置歐洲債券,該策略能提供高於本土市場的收益率。
編輯/dan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