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在内蒙古成功完成首次飞行验证。该发动机是国内首台完成飞行验证的160公斤推力级增材制造涡喷发动机,通过多学科拓扑优化技术,实现了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的融合。研发团队攻克了增材制造的多学科拓扑优化设计、零部件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减轻了发动机结构重量,提升了性能指标。试飞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进行,验证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 **首台飞行验证:** 该3D打印涡喷发动机是中国首台完成飞行验证的160公斤推力级增材制造涡喷发动机,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 **技术创新:** 研发团队采用了多学科拓扑优化技术,实现了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的革命性融合。
⚙️ **关键技术突破:** 成功攻克了面向增材制造的多学科拓扑优化设计、零部件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从而减轻了发动机结构重量,提升了关键性能指标。
✅ **严格测试:** 在飞行验证前,发动机已通过整机性能达标、寿命测试等一系列关键地面试验,为此次成功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 **飞行验证:** 此次试飞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进行,充分验证了发动机在实际飞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快科技7月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由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自主研制的3D打印极简轻质微型涡喷发动机在内蒙古成功完成首次飞行验证。
作为国内首台完成飞行验证的160公斤推力级增材制造涡喷发动机,该型号采用多学科拓扑优化技术,实现了设计理念与制造工艺的革命性融合,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整机工程应用的空白。
研发团队突破传统制造技术限制,成功攻克面向增材制造的多学科拓扑优化设计、零部件一体化集成等关键技术,不仅大幅减轻发动机结构重量,还显著提升了关键性能指标。
在飞行验证前,该发动机已通过整机性能达标、寿命测试等一系列关键地面试验,为此次成功首飞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试飞严格按预定方案执行,最大飞行高度达海拔4000米,充分验证了发动机在实际飞行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未来高性能航空动力系统的研发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