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动态】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向南)“山西省科技厅通过创新平台布局、科技创新奖补、强化创新主体等6项举措,力促药品医疗器械技术攻关,推动山西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山西省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 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牛青山介绍了该厅在支持药品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具体举措及成效。
山西省药监局、山西省科技厅等12个部门印发《若干措施》,支持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提出了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药物研发向临床前研究转化、鼓励创新药械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中医药守正创新、强化标准引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6项具体措施。
在科研项目、创新平台布局方面,山西省科技厅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采用“揭榜挂帅”、择优竞争等方式布局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3项,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布局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90余个,并积极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充分发挥科研平台的支撑作用和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
在人才团队建设方面,山西省科技厅认定了一批创新人才团队,遴选了一批科技副总入驻医疗企业,选派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员下沉基层一线,为药品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同时,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收益的90%分配给科研人员,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科研资金保障方面,该厅设立了山西省科技金融专项,采用产学研协同攻关、政府资金引导、企业配套资金的方式,撬动企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目前,山西已投入政府引导资金6911万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24371万元。
在科技创新奖补方面,山西省科技厅设立了科技奖补专项,对该省科技创新作出积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在创新主体强化方面,该厅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元,对连续两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奖励20万元,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