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13小时前
[前 沿] 我科学家实现超快高保真度中性原子态探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耦合的研究中取得突破,实现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刷新了公开报道的最高纪录。该研究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的普塞尔区域耦合,提高了光子收集效率,增强了原子的光子辐射速率。通过强共振驱动和低动量转移的激发策略,研究团队在200纳秒内实现了99.1%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并在9微秒内将保真度提升至99.985%。该技术为减少量子计算的时间和资源消耗,以及实现长程可扩展量子网络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的核心在于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的普塞尔区域耦合,构建了一种高效的量子电动力学系统。

🔬该系统通过提高光子收集效率,增强了原子的光子辐射速率,协同因子达到4.7,原子的自发辐射速率提升约10倍。

⏱️研究团队通过强共振驱动和低动量转移的激发策略,实现了超快原子态读出。在200纳秒的时间窗口内,保真度达到99.1%;在9微秒的时间窗口内,保真度提升至99.985%。

📉在态读出过程中,原子丢失概率低于3‰,展现了无损探测的特性,并兼容量子纠错协议。

🚀这项技术首次使原子态读出速度超越光泵浦态制备速度,并通过实时决定的方法,将原子态制备时间缩短4倍。

光纤微腔—中性原子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示意图。受访单位供图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6月2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该校教授郭光灿团队在中性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团队成员李传锋、王健研究组利用光纤微腔与中性原子的普塞尔(Purcell)区域耦合,实现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其速度和保真度均创造公开报道最高纪录。该成果论文日前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

    中性原子因出色的可扩展性、成熟的门操作和光学波段接口,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平台。然而,态读出和态制备消耗了中性原子量子计算与量子网络协议的大多数时间。因此,提升读出速度与保真度对降低时间和物理资源消耗至关重要。由于受限于浅势阱深度、低光子散射率及探测效率,自由空间原子的态读取时长最短为百微秒量级。即使已有研究利用强耦合光学腔提高光子收集效率,原子态的读出仍需至少几微秒。

    针对这个问题,研究组利用工作在普塞尔区域的光纤微腔—中性原子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在提高光子收集效率的同时,极大增强了原子的光子辐射速率。该系统的协同因子达到4.7,原子的自发辐射速率提升了约10倍,展现出作为高性能中性原子—光子量子接口和量子网络节点的潜能。

    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利用对闭循环跃迁的强共振驱动,结合低动量转移的激发策略,将腔内读出光子的探测计数率提升至18M/s。凭借极高的荧光亮度,他们在200纳秒的时间窗口内实现了保真度达99.1%的原子态读出,并在9微秒的时间窗口内把保真度提升到了99.985%,两项指标均创造公开报道最高纪录。同时,在态读出过程中丢失原子的概率始终低于3‰,展现了无损探测的特性,可兼容需要线路中测量的量子纠错协议。该超快高保真读出技术首次使原子态读出速度超越光泵浦态制备速度。通过采用实时决定的方法,研究组还将原子态制备时间较传统光泵浦方法缩短4倍。因此,这一工作为理解多技术协同机制、优化量子协议性能等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人员认为,该成果实现了超快高保真度的原子态读出,对于减少量子计算中的时间和物理资源消耗,以及实现长程可扩展量子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光纤微腔 中性原子 量子信息 原子态读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