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13小时前
[国 际] 一次脑部扫描就能估算衰老速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由美国杜克大学、哈佛大学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团队合作的研究,在《自然·衰老》杂志上发表,推出了一种基于脑部扫描图像的新工具。该工具能够在中年时期评估个体的“加速衰老”程度,并预测其未来罹患痴呆、心血管疾病、肺病乃至早逝的风险。研究基于“达尼丁研究”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模型“DunedinPACNI”分析脑部核磁共振图像,从而估算个体的衰老速度。该模型在不同人群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为健康风险预警和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该研究团队开发了名为“DunedinPACNI”(达尼丁图像脑龄模型)的人工智能模型,用于评估个体的衰老速度。该模型基于脑部核磁共振图像,仅需一张扫描图像即可进行评估。

👴 研究使用了“达尼丁研究”的数据,该研究自1972年至1973年间持续追踪了1037位出生于达尼丁的人。研究人员对参与者进行了包括心血管、代谢、免疫、认知等多方面的健康检查。

💡 DunedinPACNI模型不仅能预测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症的风险,还能预测心血管疾病、肺病等老年常见病,甚至早逝的风险。研究发现,衰老加速者患慢性病的风险高出18%,死亡风险高出约40%。

🔬 为了验证模型的普适性,研究团队将其应用于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42583名参与者及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ADNI)中1737份脑图像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不同人群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

    科技日报北京7月2日电 (记者张佳欣)美国杜克大学、哈佛大学与新西兰奥塔哥大学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发表论文,公布了一项基于脑部扫描图像的新工具,其不仅能在中年阶段判断一个人是否“加速衰老”,还能预测他未来罹患痴呆、心血管疾病、肺病甚至早逝的风险,有望成为健康风险预警和干预的新手段。

    为更精准地衡量衰老过程,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开发各种“衰老时钟”。此次,团队利用了新西兰“达尼丁研究”的数据。该研究自1972年至1973年间,对1037位出生于达尼丁的人进行持续追踪。参与者自出生起每隔数年就接受健康检查,包括心血管、代谢、免疫、认知等多方面指标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团队利用860名参与者在45岁时采集的脑部核磁共振图像,训练出一种人工智能模型,名为“DunedinPACNI”(达尼丁图像脑龄模型)。该模型只需一张脑部扫描图像,即可估算个体的衰老速度。

    为了验证模型的普适性,团队又将其应用于来自英国生物样本库42583名参与者及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计划(ADNI)中1737份脑图像数据。结果发现,该模型在不同人群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能力。

    按照DunedinPACNI的标准,衰老得更快的人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更差,并且海马体萎缩得更快,更容易在未来几年内罹患痴呆症,并更早出现记忆力与思维能力下降症状。研究还发现,“加速衰老者”不仅大脑功能下降明显,整体健康状况也更糟。他们罹患心脏病、中风、慢性肺病等老年常见病的概率显著升高,在几年内被诊断为慢性病的风险高出18%,死亡风险则高出约40%。

    团队表示,这一工具离临床应用仍有一段距离。未来需进一步验证模型在不同年龄层、种族和设备环境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衰老 脑部扫描 健康风险 人工智能 DunedinPACN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