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7月02日 18:50
无法收寄充电宝遭投诉,这个锅不应快递企业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充电宝能买不能退”的话题引发热议。文章指出,由于安全考量,快递企业普遍拒收充电宝,导致召回流程受阻,用户面临“知情但无法履行”的困境。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的根源,包括物流协同机制的缺失、安全运输的挑战以及用户执行意愿等因素。同时,文章也提到了部分企业尝试通过邮寄防火袋等方式解决问题。文章认为,这不仅仅是快递企业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供应链协同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 充电宝召回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快递企业的拒收。由于锂电池的特殊性,快递公司出于安全考虑,通常拒绝承运充电宝,导致用户无法通过常规渠道寄回召回产品。

🤔 用户在召回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用户按照企业指引操作后,仍然难以找到愿意揽收的快递。同时,厂家召回流程复杂,客服渠道不畅通,使得用户难以顺利完成召回。

💡 问题的根源在于物流协同机制的缺失。即便品牌方有召回方案,但缺乏物流协同与操作指引,导致召回难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企业、快递公司以及用户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

✅ 企业尝试通过邮寄防火袋等方式解决问题。安克创新等品牌方主动采取措施,为用户提供防火保护袋,以保障召回过程中的安全。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争议,被部分用户认为是多此一举。

⚖️ 文章强调,充电宝召回问题是整个社会供应链的协同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快递企业、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共同努力,而非简单地归咎于某一方。

连日来,“充电宝能买不能退”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有的快递企业无奈躺枪。

有用户吐槽,充电宝厂家的召回流程就像“鬼打墙”:要召回要退款,就必须寄回充电宝;要寄回充电宝,就必须用快递,但快递企业纷纷拒绝承运;厂家没有留地址,不给你机会自己寄回;所有客服渠道都联系不上,让你连问都没地方去问。

亿豹网认为,快递企业拒收危险品不合理吗?由于缺乏物流协同机制,召回存在用户知情而无法履行的状态,不少用户吐槽投诉快递企业,躺枪的快递行业不应背这个锅。

一位打算参与召回的用户说,自己按照企业提供的处理指引,将产品放电、盐水浸泡、封装固定后,仍然没找到一家可以揽收退回的快递。

由于电芯有自燃风险,快递总部本着安全的原则拒绝收寄,这一点无可厚非。

有快递小哥表示,现在气温较高,货车车厢内温度更高,不仅是充电宝,带电池的电子产品现在一律不收。而此前不超过2万毫安的充电宝,单件重量不超过2公斤,都可以走陆运寄。

迫于无法揽收此类产品,不少小哥遭到投诉。有小哥无奈地表示:“谁揽收谁负责,一条规定就吓退快递员,哪怕价格再高也无人敢收。”

亿豹网了解到,但不少快递企业也开了一扇窗,此类的投诉均不成立。有小哥说,收不收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快递可以不挣这个钱,必定风险太大而利润太低了。

不止在寄递渠道,越来越多的机场开始加强对移动电源的登机检查。近期,有消费者因所携充电宝无3C认证标识,在安检环节被要求当场弃置。

事实上不止现在,由于锂电池类产品被划入限制品类,长期以来,不少快递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多以“不可寄送”作为默认处理路径。即便品牌方具备召回方案,若缺乏物流协同机制与操作指引,仍难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执行。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厂家与快递企业协商,提出新的寄递方案:由用户线上提出申请,厂家邮寄防火袋给消费者,用户根据操作指引将充电宝装进防火袋,密封完好后交由快递小哥揽收。

安克创新公开表示:“当下安克正在主动进行有效有序的全量召回,为保障召回中的安全,共发出超8万个防火保护袋,目前召回率已达10%。”

目前来看,如此操作算是比较有安全保障的一种方式。但也有用户吐槽,此行为多此一举,浪费社会资源。

此次召回事件的根源在于原材料的安全性,在当前框架下,企业召回的完成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服响应能力、物流渠道配合度及消费者个人执行意愿。

因此,当上述条件不具备时,召回可能在用户端停留于“知情但无法履行”的状态,这是整个社会供应链的协同问题,而不应一味埋怨快递企业拒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快递观察家”(ID:exobserver),作者:桑迪,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充电宝 召回 快递 物流 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