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AI相关文章 07月02日 15:14
放心,为什么说AI永远杀不死真正的程序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AI编程工具对软件行业的影响,指出技术并非取代程序员,而是提升了他们的技能要求。从无代码工具到云计算,历史反复证明,技术革新催生了新的高薪岗位。AI编程助手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核心价值在于设计系统架构,而非单纯编写代码。文章强调了在AI时代,战略性管理和最小化负债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而设计系统架构的能力将是程序员的核心竞争力。

🤖 **AI编程助手并非取代,而是转型:** 类似于无代码工具和云计算,AI编程助手并未消灭程序员,而是将他们的技能提升到更高维度。AI生成的代码需要资深工程师纠错和优化,核心价值在于工程师指挥AI系统。

🛠️ **代码并非资产,而是负债:** 真正的资产是代码实现的业务能力。AI加速代码生成的同时,也加速了负债的积累,因此战略性管理和最小化负债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 **AI擅长局部优化,拙于全局设计:** AI可以改进单个函数,但无法判断服务该不该存在或如何与宏观系统交互。在实现速度暴增的时代,架构错误可能在未察觉前就已铸成。

👨‍💻 **设计系统架构成为核心竞争力:** 最终屹立不倒的能力不是写代码,而是设计系统架构。这是AI永远无法取代的技能,也是程序员在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当AI编程工具再度炒作将“取代程序员”时,历史却反复证明:技术从未取代技能,只是将其提升到更高维度。给木匠们配上数控机床,猜猜谁能做出更好的家具?文章来自编译。

从“无代码工具”到“AI辅助编程”

每隔几年就会冒出些光鲜的新技术,号称要让程序员集体失业。媒体标题永远都是那几个套路:“编程已死”、“人人都是开发者”,还有我最爱的“你家孩子识字前就能写代码”。

老板们兴奋了,顾问们像鲨鱼一样围拢过来,PPT开始野蛮生长,预算大笔转向。

接着现实总会来打脸。

真相从来不是取代,而是转型。号称消灭技术门槛的工具,最终都催生出全新的高薪岗位。无代码运动没干掉程序员,反而造就了无代码专家以及后台集成工程师;云计算没消灭运维,却让系统管理员变身薪资翻倍的DevOps。

如今AI编程助手正重演这个轮回。“AI替你写代码”的承诺,正演变为“需要工程师指挥AI系统”——本质上还是那群人,只是技能升级后要价更高。

但这次转型暗藏更深的变革。与此前的技术革命不同,AI编程揭穿了软件行业始终存在却无人正视的真相:

编程最核心的价值从来不是写代码,而是设计系统架构。

而这项能力,恰恰是AI最不可能取代的。

替代承诺的旋转木马

我们经历过多少轮同类的炒作了?不妨细数一下:

无代码/低代码革命

当拖拽界面号称要让业务人员自建应用时,他们喊出的口号多么诱人:“人人都能开发,何须雇昂贵的程序员?”

现实却是:这些工具催生了全新的问题。仍需专人设计底层数据模型、对接现有系统、处理可视化工具搞不定的异常案例、随需求迭代升级。

结果开发者数量不减反增,还诞生了既懂业务又通技术的“无代码专家”。猜猜怎么着?这帮人的薪水比被预期要取代的程序员还高。

云计算革命

“上云就不需要运维啦!”

好像基础设施放到别人服务器就能自动管理似的。云技术从未消灭系统专长,只是重塑技能形态并大幅拓展边界。

运维工程师集体转型为DevOps,顶着花哨头衔拿着翻倍薪资。工作并未消失,而是演变成基础设施即代码、自动化部署和分布式系统管理。

正如我在领英讨论微服务时所说那样:“见过太多团队耗时数月拆分本来完好的系统,结果发现只是用更贵的难题替代老问题。”云服务催生出的复杂度,终究需要系统专家在更高维度掌控。

离岸开发浪潮

“海外开发成本低廉,何必雇用本土程序员?”

成本幻梦很快撞上沟通障碍、质量缺陷的现实重墙。人们终于醒悟:高效软件开发需要深度业务认知和持续协作。

最终演化出更精细的模式:分布式团队需明确权责边界,强化架构规范,而总成本——不出意料地——远超初期预估。

AI编程助手革命

现在轮到AI许诺可替我们写代码了。“动动嘴皮子,代码自动生成!”

早期现实已现端倪:AI生成的代码貌似合理却暗藏错误,资深工程师耗费大量时间纠错。在“氛围编程”现象中,老手比新手更擅于榨取AI价值。纯AI搭建的系统往往架构混乱。

给木匠们配上数控机床,猜猜谁能做出更好的家具?

模式再度清晰呈现:技术从未取代技能,只是将其提升到更高维度。

为什么这次不一样

“AI取代程序员”论者的根本性误解在于:代码并非资产,而是负债。每行代码都需要维护、调试、保障安全并终将被替换。真正的资产是代码实现的业务能力。

如果AI让写代码更廉价快速,实质是加速制造负债。当负债能以空前速度堆积时,战略性管理和最小化负债的能力就变得弥足珍贵。

这点在AI时代尤甚——AI精于局部优化却拙于全局设计。它能改进单个函数,却无法判断某服务该不该存在,或如何与宏观系统交互。当实现速度暴增时,架构错误早在你察觉前就已铸成。

对一次性营销网站这类工作或许无妨,但对需持续演进的核心系统将是灾难。

技术转型的模式始终如一——运维变DevOps,后端开发变云架构师——但AI让一切加速。最终屹立不倒的能力从来不是写代码。

设计系统架构的能力才是。这恰是AI永远做不到的事。

译者:boxi。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编程 程序员 技术转型 系统架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