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7月1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若干措施》有關情況。
今日港股創新藥股集體上揚,$三生製藥 (01530.HK)$漲超6%,$和黃醫藥 (HCM.US)$、$雲頂新耀 (01952.HK)$漲超5%,$綠葉製藥 (02186.HK)$、$信達生物 (01801.HK)$、$石藥集團 (01093.HK)$漲超4%。
中信証券認爲,我國創新藥發展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若干措施》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延續2025年下半年投資策略觀點,擁抱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將是下半年相對更有確定性的佈局方向。考慮到創新藥板塊除海外斬獲外,新增國內政策大力支持,中信証券認爲醫藥真創新和真國際化時代將迎來回報,有望帶動板塊穩步向上。建議橫向維度上,下半年圍繞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三個領域進行佈局,尤其是最具貝塔效應的創新藥領域。
事件:
6月3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聯合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7月1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若干措施》有關情況。會議指出:《若干措施》提出了加強對創新藥研發支持、支持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鼓勵創新藥臨牀應用、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強化組織保障等5方面16條舉措,對創新藥研發、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實現「真支持創新、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目標。
根據國家醫保局,2018-2024年我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數量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24年獲批數量達48種,是2018年的5倍以上,今年上半年已近40種,井噴效應明顯。2018以來,共有149個創新藥(主要是1類創新藥)納入醫保目錄,佔新增藥品數量的17%。截至今年5月底,協議期內談判藥醫保基金支出已達4100億元,帶動藥品銷售金額超6000億元。當同質化競爭、支付能力落差、入院難等問題仍制約產業發展時,中信証券認爲,《若干措施》有望更好引導生物醫葯產業發展方向,避免陷入內卷化競爭,政策在真支持創新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支持真創新、支持差異化創新,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
商保的發展勢在必行,商保目錄的制定在其中有指導作用;商保公司和企業主導的、醫保部門參與的創新藥市場化定價對於產業發展是一劑強心針,將打開我國的創新藥支付空間;DRG/DIP的除外支付和入院推廣是創新藥在國內發展的抓手,對此,《若干措施》也均有涉及,中信証券將核心亮點總結如下:
1)支付端:首次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目錄」,形成「基本醫保保基礎、商保目錄促創新」的分級保障機制,促進創新藥全球市場發展。具體來看:
①充分運用藥物經濟學、衛生技術評估等技術方法,綜合考慮醫保基金承受能力、臨牀需求、患者獲益、市場競爭、研發投入等因素,由醫保部門與創新藥企業談判形成與中國國情和市場地位相匹配、符合藥品臨牀價值的醫保支付標準。
②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重點納入創新程度高、臨牀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且超出基本醫保保障範圍的創新藥,推薦商業健康保險和醫療互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參考使用。通過協商合理確定商保創新藥目錄內藥品結算價,探索更嚴格的價格保密機制。商保創新藥目錄內藥品不計入基本醫保自費率指標和集採中選可替代品種監測的範圍。
③優化續約規則,允許醫保目錄內創新藥在銷售超出預期、增加適應症等觸發降價的情況下,通過談判合理調整醫保支付標準,可不高於簡易續約規定的降幅,穩定企業預期。醫藥企業向非醫保定點醫藥機構供應藥品不受醫保支付標準限制。
④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地區探索麪向東南亞、中亞和其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搭建全球創新藥交易平台,加強國際推廣。支持創新藥企業藉助我國香港、澳門相關優勢,促進中國創新藥走向世界。鼓勵更多創新藥進入中國市場,更好滿足群衆用藥需求。
2)研發端:支持醫保數據用於創新藥研發,鼓勵商業健康保險擴大創新藥投資規模,加強藥品目錄准入政策指導。《若干措施》提出:
①探索爲創新藥研發提供必要的醫保數據服務。依託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做好疾病譜、臨牀用藥需求等數據歸集和分析,開發適配創新藥研發需求的數據產品,支持醫藥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合理確定研發方向、佈局研發管線,提升創新效率。
②加強藥品目錄准入政策指導。優化醫保部門企業接待機制,暢通醫保部門與創新藥企業溝通交流渠道,有針對性加強創新藥在藥品目錄准入方面的政策指導。上市申請獲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受理的創新藥,企業可同步申請醫保部門給予點對點政策指導。
3)應用端:優化藥品掛網程序,推動創新藥加快進入定點醫藥機構,完善創新藥醫保支付管理。具體措施如下:
①納入醫保目錄和商保創新藥目錄的創新藥,可按規定實行直接掛網,落實聯審通辦,採取申報溝通前置、簡化資料要求、縮短辦理流程、省域間快速協同等支持措施,提高掛網環節全流程服務效率。
②鼓勵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於藥品目錄更新後合理用藥,醫保目錄內談判藥品和商保創新藥目錄內藥品可不受「一品兩規」限制。鼓勵行業學(協)會、醫療機構總結創新藥使用經驗,開展創新藥臨牀使用培訓,指導醫師合理使用。
③對合理使用醫保目錄內創新藥的病例,不適合按病種標準支付的,支持醫療機構自主申報特例單議。
地緣政治摩擦加劇風險;宏觀經濟復甦不及預期風險;帶量採購風險;一級市場生物製藥企業融資熱度下降風險;高值耗材降價力度和集採進度超預期風險;創新藥臨牀研發失敗風險;醫療服務醫保政策風險;醫療事故風險;產業政策變化不及預期風險;醫療AI發展不及預期風險;商保進展不及預期風險;醫藥數據要素產業發展不及預期風險等。
延續2025下半年投資策略觀點,得益於集採等政策趨勢優化、商業醫療保險推動、AI產業催化賦能等醫藥外部環境的向好,以及在醫藥創新進入收穫期和關稅擾動背景下自主可控趨勢的驅動下,中信証券認爲2025年下半年醫療健康產業的業績和估值修復趨勢確定性較高,同時分化也將更加明顯,擁抱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將是下半年相對更有確定性的佈局方向。考慮到創新藥板塊除海外斬獲外,新增國內政策大力支持,中信証券認爲醫藥真創新和真國際化時代將迎來回報,有望帶動板塊穩步向上。建議橫向維度上,下半年圍繞創新驅動和國際化+自主可控+院外營銷模式改革三個領域進行佈局,尤其是最具貝塔效應的創新藥領域。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