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訂單和就業萎縮加劇,美國6月ISM製造業PMI爲49,連續四個月萎縮,預期爲48.8,前值爲48.5。用於衡量原材料支付價格的指標顯示出通脹略有加速的跡象。進口和出口指標仍處於收縮狀態,但下降速度有所放緩。訂單積壓指數創一年來的最大跌幅。
7月1日週二,ISM公佈的數據顯示,由於訂單和就業萎縮加劇,美國6月ISM製造業連續四個月萎縮,美國製造業低迷的局面持續。與此同時,用於衡量原材料支付價格的指標顯示出通脹略有加速的跡象。
美國6月ISM製造業PMI指數爲49,預期爲48.8,前值爲48.5。50爲榮枯分界線。
重要分項指數方面:
新訂單指數46.4,預期48.1,前值47.6。訂單量創下三個月來的最大降幅,並已連續五個月減少,可能反映出關稅上升以及整體美國經濟放緩。
製造業產出在經歷三個月收縮後,6月重新進入擴張區間。
就業指數45,降至三個月低點,預期47.1,前值46.8。就業指數已連續五個月處於收縮區間。
物價支付指數69.7,接近2022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預期69.5,前值69.4。原材料成本上升仍是製造商面臨的問題。
訂單積壓指數下降2.8個點,爲一年來的最大跌幅,至44.3。訂單積壓指數已連續33個月陷入收縮,創下歷史紀錄。
進口和出口指標仍處於收縮狀態,但下降速度有所放緩。進口指數在上月大跌後在6月跳漲7.5點,創五年來最大單月漲幅。
媒體分析稱,需求疲軟和訂單積壓減少,部分解釋了製造業就業加速下降的原因。ISM製造業商業調查委員會主席Susan Spence在一次記者電話會議上表示:
就業持續收縮,可以看作是企業在訂單和積壓訂單不足的情況下,繼續採取適當措施來調整成本結構。
ISM報告指出,在每一條有關招聘的評論中,就有3.2條關於裁員的跡象。這是自ISM開始追蹤就業相關評論以來最懸殊的比例之一,顯示出企業因對需求前景缺乏明確預期而加快削減員工數量的步伐。
分行業來看,九個製造業行業在6月份整體實現增長,增幅領先的包括服裝、石油和非金屬礦產品行業。另有六個行業出現收縮,其中以紡織品和木製品行業爲首。
同日稍早,標普全球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Markit製造業PMI終值52.9,預期52,初值52。
標普全球市場情報公司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
6月份,美國製造業產出在經歷連續三個月下滑後迎來了令人欣慰的復甦。新增訂單來自美國國內和出口客戶,推動了工作量上升。需求的回暖也促使工廠以自2022年9月以來最快的速度增加員工。
不過,這種改善至少有部分是由庫存積累推動的,因爲工廠及其零售和批發客戶爲應對關稅相關的價格上漲和潛在的供應問題而提前備貨。因此,進入下半年後,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增長放緩的反作用。
這些價格壓力已經在積聚,6月工廠報告的成本大幅上升與關稅相關,並將這些成本轉嫁給客戶。當然,關鍵問題在於,這是否只是價格水平的短期調整,還是更令人擔憂的頑固性通脹回歸。
更令人鼓舞的是,企業信心自4月的低點以來持續回升。與4月的高度不確定性相比,面對較少的貿易和關稅擔憂,美國製造商的樂觀情緒有所增強。不過,許多公司仍持謹慎態度,等待貿易協議的消息,尤其是在暫停關稅的最後期限臨近之際。
編輯/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