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22小时前
安永生命科学专家:中国对美国生物技术创新构成真正威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中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影响。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实力显著增强,对美国构成竞争。中国在本土创新、药物许可交易和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吸引了大量投资。尽管美国在资金和市场方面仍有优势,但中国凭借政府支持、人才储备和更具竞争力的生产能力,正在逐步缩小差距。文章指出,中美合作可能成为行业发展的“制胜策略”。

🇨🇳 中国生物技术实力崛起:中国已不再仅仅是仿制药和原料药的供应地,通过增加国产药物的许可交易和本土临床试验,展现出强大的生物技术实力。

💰 投资交易额激增:2024年流入中国的交易金额达300亿美元,2025年中期已超过半数,表明中国生物技术市场吸引力显著增强。

🚀 中国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国自2015年开始制定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路线图,十年后已取得显著成果,正朝着更先进的创新领域迈进,致力于研发“同类最佳”药物。

🤔 美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美国生物技术产业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包括投资和IPO活动放缓。与中国公司合作被认为是应对挑战的“制胜策略”。

💡 合作模式与未来展望:目前,美国公司倾向于从中国公司购买早期资产,引入美国进行验证、生产和销售。未来,中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作将日益深化。

近年来,中国不断增强的生物技术实力已对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构成切实威胁。据多位关注对华投资交易的专家称,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举措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市场 ——2024 年流入中国的交易金额达 300 亿美元,而 2025 年中期这一总额已超过半数。

安永(EY)生命科学部门负责人阿尔达・乌拉尔便是关注此事的专家之一,他表示,中国已不再只是全球其他国家所依赖的仿制药和活性药物成分(API)产地。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被视为 “跟风” 生产者(即仿制药制造商)以及活性药物成分的来源地。但如今,中国通过达成更多国产药物的许可交易,并增加在本土开展的临床试验,正展现出其强大实力。

“这些数字相当有说服力,” 乌拉尔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表示,“几年前,我们几乎没有任何交易,2016 年的交易金额可能还不到 10 亿美元。而到了去年,中国资产向美国的许可交易已达 300 亿美元。”

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乌拉尔称,中国在 2015 年就制定了一份路线图,其中包括投资和发展本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十年后,这一规划正逐步取得成果。

“如今,他们正朝着更先进的创新领域迈进。或许,我们尚未看到他们推出‘同类首创’药物,但显然他们正致力于研发‘同类最佳’药物,” 乌拉尔说。

美国公司从中国购买产品或获得许可时,会经过尽职调查流程,包括与现有药物进行直接对比,或重复临床试验以确保数据和疗效结果的准确性。这有助于缓解人们对美国产品知识产权被盗以及中国数据完整性的担忧。

此前的疑虑促使美国国会在 2023 年提出了《生物安全法案》,该法案将禁止任何接受联邦资金的实体使用 “受关注公司” 的生物技术设备或服务。但该法案在国会陷入停滞。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界对中国的兴趣持续升温。

药明生物(WXXWY)、药明康德(WUXAY)和华大基因(前身为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公司均备受关注。在疫情期间,像研发出疫苗的康希诺生物(6185.HK)等公司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如今,随着美国对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研究资金削减,以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人员流失,业内人士警告称,中国可能会填补这些空白,并从美国吸纳人才。

“美国仍然有投资能力,但它可能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乌拉尔说。

他解释道,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尽管拥有政府资金以及受过西方教育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但缺乏美国资本市场那样的实力。

“这正是他们的短板所在。他们没有能与西方市场相媲美的 IPO 市场,也没有并购退出策略…… 因此,这正是他们需要追赶的方面,” 乌拉尔说。

目前,大多数交易是美国公司从中国公司的产品线中购买早期资产,将其引入美国进行验证,然后进行生产和销售。与此同时,美国的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和 IPO 活动已出现放缓,而特朗普政府对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金削减更是加剧了这一低迷态势。

中国的发展也带来了额外压力,因为中国以比西方国家更廉价、更快速的生产能力而闻名。乌拉尔表示,这就是为什么与美国公司合作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一种 “制胜策略”。

本文作者安贾利・赫姆拉尼是雅虎财经的高级健康记者,负责报道制药、保险、医疗服务、数字健康、药品福利管理以及医疗政策和政治等领域的新闻,当然也包括 GLP-1 类药物。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生物技术 中美竞争 创新 投资 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