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 Coporation(LYC)在昨天年度科技大會Tech-Verse 2025的開場Keynote演說中,公布自家整合Line與Yahoo! Japan兩大科技公司IT基礎建設的5年計畫,預計透過軟硬體技術整合和升級帶來數百億日圓效益。他們還揭露自家AI策略的許多面向,包括商業應用、工作生產力提升、軟體開發輔助等做法,以及內部AI技術發展計畫。
整合Line與Yahoo! Japan IT資源的五年大計:Catalyst One平臺
LYC CTO朴懿彬表示,Line與Yahoo! Japan兩大IT公司合併後,需要共享彼此技術強項、合併重複團隊,因此IT資源整合勢在必行。目前LYC旗下兩大公司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技術整合,不過LYC還有一個更遠大的計畫──打造一個整合LYC全部IT資源的平臺Catalyst One。
LYC服務基礎管理事業群總經理冨川修広則宣布,他們要在五年內,全面整合日、韓、越、臺、泰的IT資源。他們希望能藉此降低成本、豐富開發功能及強化安全性,帶來數百億日圓效益。過程中,LYC將追蹤成本與使用率、SLA水準,以及使用者的NPS分數等指標,來確保Catalyst One能滿足商業目標及使用者需求。
這個巨型平臺中,包含數以百計、大大小小的平臺,如資安、設計、DevOps、商業服務、數據、AI、私有雲、公有雲及其他基礎建設等,由不同領域的專家,各自整合所屬領域的平臺。其中,冨川修広揭露了他們私有雲平臺及數據平臺的整合策略。
私有雲平臺整合計畫:Flava
冨川修広指出,LYC擁有超過50萬臺伺服器,有高達3 TBps(每秒3兆bit)的流量,處理超過1.2 EB數據,有300多個平臺分別支援開發及商業服務。他們為自家需求量身打造私有雲平臺,支援如此龐大且複雜的IT活動,來大幅增加效率,同時降低成本,帶來公有雲4倍的成本效益。
原本,Line與Yahoo! Japan都擁有各自私有雲環境。這場Keynote中,冨川修広宣布Flava計畫,要整併兩朵私有雲,並用3大做法,升級這個單一私有雲平臺。首先是,保有各自技術強項同時,合併重複功能的環境,並共用使用者認證、數據儲存、資訊傳遞等機制,來降低成本、增加效率。
再來是升級資安做法。兩個IT公司的私有雲合併,意味著數據處理規模會更加龐大。他們希望,能藉此來強化自家企業客戶與一般使用者,對LYC資訊安全的信任。
最後,則是以強大且穩定的平臺為基礎,來應對新技術挑戰、導入新技術,以加速LYC技術創新。
如今,LYC已經發布部分Flava的功能。經實驗,Flava運行VM的效能較公有雲高出20%,也優於原本各自私有雲效能。LYC預計,將於這個財報年結束前,能正式上線Flava全部功能,並開始遷移兩家公司的既有服務到Flava環境中。
數據平臺整合計畫:強化數據治理及AI發展
合併前,Line與Yahoo! Japan的數據平臺,分別有超過10萬個資料集、10萬個CPU和超過300PB數據。兩者多年來都發展出許多數據處理和機器學習機制,導致LYC在每個服務地區和數據處理領域,幾乎都有重複功能的系統。其中,Line的機器學習平臺、數據標準化和數據治理更強,Yahoo! Japan則更擅長將巨量數據用於推薦和廣告。
冨川修広表示,LYC希望整併兩大數據平臺,不單是合併重複功能達到「相加」效果,而是要考量實際數據使用場景、營運目標、服務整合可行性等要素,來結合兩家數據處理技術長處,使數據資產發揮出更多價值,達到「相乘」效益。
具體做法包括,打造統一數據目錄,管理LYC所有數據資產,提高數據可見性和可再用性。他們還計畫打造一個統一數據倉儲,支援這些數據資產的處理。不只如此,還要強化數據治理做法、新增數據處理成本追蹤機制、強化安全性、建立跨服務ID轉換及整合機制等。他們預計年底前完成前述所有事項。
整合兩邊數據後,LYC的機器學習領域也能受益。他們打造高可再用性的數據產品,例如向量、特徵、顧客側寫等,用於機器學習。冨川修広說,整併數據平臺後,他們計畫更大力擁抱AutoML技術,使模型開發效率達到目前6倍。以及,利用即時機器學習技術,來更快速評估使用者需求,使旗下服務呈現的內容更適當。
數據平臺整併後,有超過20萬組資料集、19萬顆CPU,以及超過750 PB資料。新平臺已經帶來實際商業效益,包括每月營收增加4,300萬日圓。冨川修広表示,隨著生成式AI應用更加成熟,他們希望進一步加速數據利用帶來的效益,形成滾雪球效果。
AI轉型兩大策略:全服務導入AI代理、靠AI翻倍內部生產力
冨川修広說,Catalyst One計畫整合私有雲平臺和數據平臺等關鍵IT資源,有助於LYC未來更大膽、快速、安全的擁抱新技術,同時,也能支援他們轉型為AI公司的戰略。
LYC CTO朴懿彬揭露了自家AI轉型策略及目前進度。他們轉型AI的兩大策略是:於所有服務中整合AI代理,以及利用AI來翻倍所有領域的生產力。目前,他們已經在服務中引入44個生成式AI應用,並有35個利用AI提升內部營運效率的專案。
商業服務面的應用,包括Yahoo! Japan App中用GenAI強化抽象語言搜尋的功能,在Line通訊功能中,用GenAI支援基本問答、翻譯、PDF文件摘要、照片編輯與文字識別等多項能力,提供用戶更便捷的互動體驗。其餘應用包括AI聊天回覆建議功能、與虛擬AI角色對話的功能,以及在Yahoo Shopping中推出折扣優惠告知、產品比較、規格描述等功能。
生產力面的應用,則包括在Yahoo購物、拍賣、Email、旅遊等服務中用GenAI處理客服,可以用自動回復功能處理92%案件。他們也用GenAI支援日語、英語、韓語、泰語、中文和越南語翻譯和會議摘要,以促成跨國溝通效率,並節省90%溝通所需成本。
他們還導入RAG工具Seek AI,作為內部KM工具。員工可以註冊工作空間或應用程式,讓Seek AI學習內容,以協助回答營運相關問題及整理所需資訊。目前他們已經註冊490個應用程式給Seek AI學習,並在評估更強大的工具來取代Seek AI。
LYC應用GenAI於IT生產力的做法則是以自家程式碼為訓練資料,打造出內部GenAI軟體開發助手Ark Developer。此工具可以支援程式碼建議、技術文件生成、自動程式碼測試、QA,以及程式碼審查。
初期測試成果中,程式碼建議正確率高達96%、文件生成與審查時間減少62%、測試時間減少95%、並且一天支援超過5,000次程式碼審查。朴懿彬說,此工具預計於6、7月正式上線,估計今年能為IT帶來15%生產力提升。
朴懿彬更揭露,LYC為了達成前述的兩大AI轉型目標,計畫發展的AI做法及技術。這包括強化AI代理記憶(Agentic Memory),來強化AI代理執行複雜任務能力;結合數據治理及MCP技術應用,使AI代理能在更安全的環境中執行任務;發展LLMOps,妥善管理LLM用例及數據傳輸機制的效能和品質;強化RAG平臺,使AI應用能更好的使用內部數據;以及強化整體數據處理和數據治理做法,來支援AI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