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重估、关税冲击、政策储备等多维度下,怎么配A股才能成功突围? 大类资产:弱补库中后期,A股确定性更强。基于周期理论的改进BL模型,2025年下半年,股票资产配置比例可适度提升,与此同时,适度下调商品资产的配置比例,债券资产维持上限配置比例。下半年全球弱补库进入中后期,大类资产方面,中长期去美元进程已经开启,去美元化大趋势下,美元替代逻辑仍将演绎。补库周期的基准假设下,风险资产>避险资产,去美元大逻辑下,贵金属有望持续走强。国内资产方面,内需止跌弱修复的基准假设下,A股相对占优。需要警惕四季度地缘政治风险及美债危机的潜在可能。 A股大势及风格:维持A股盈利弱修复,估值强支撑的预判。下半年A股估值端仍有望维持较强的支撑作用,伴随着弱美元周期的开启,A股在全球“去美元化+估值洼地”共振下迎来资金面改善与结构性重估行情年内A股或仍延续箱体震荡格局,节奏上可结合情绪指数进行波段操作风格上,基于我们的风格因子模型,下半年市场占优风格为:小市值、强反转、高估值、高盈利。其中小市值与强反转确定性最高,高估值因子存在季度间波动。TMT为代表的新兴成长类资产小市值因子暴露更为显著,下半年科技主线有望跑赢。此外,宽基指数上,可关注中证500及中证2000。 科技行业是指数突围的高概率选择。在“类平准”资金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承诺,以及政策储备及释放预期仍然较为充分的背景下,下半年,全A指数下行风险相对可控,市场需要关注并作出预案的是1)如何应对震荡区间,或2)如何应对潜在的上行风险。行业配置情景假设一震荡区间背景:把握幅度有限的第二波行情。行业配置情景假设二:上行突破背景:供给侧预期带动指数共振上行。 2025年下半年大类行业比较:科技、必选消费、金融等风格或相较其他大类行业占优。科技与高端制造是本轮中周期的主导产业,大类风格行业比较来看,AI、人型机器人产业趋势催化明确,行业兼具高成长弹性且景气趋势向好。必选消费行业具有较强的防御属性和稳定性溢价,同时部分行业如创新药、新兴消费等具备较强的成长属性。券商、金融科技等有望受益于公募基金增配与“稳定币”概念。软硬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必选消费以及券商、金融科技等有望成为2025年下半年较为占优的行业风格。2025年下半年AI行业配置模型输出:Top10行业也以成长和消费风格为主。Top10分别为:通信、非银金融、医药生物传媒、国防军工、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社会服务、商贸零售,主要集中在成长和消费风格。 行业配置回归弹性,重视成长消费。从大类风格、中观景气度与景气预期、盈利预期、估值及交易拥挤度水平四个维度给各个行业赋分,建议2025年下半年高配电子、新兴消费、通信、国防军工、计算机、自动化设备、医药、证券、金融科技、传媒等行业。 策略专题:本轮中美贸易争端在5月日内瓦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部分关税取消。若后续谈判顺利推进,有望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和出口恢复,增强外资信心;若谈判受阻,科技脱钩等问题或加大A股波动。港股市场在资金流入、估值修复和政策支持下,展现出较强的投资潜力,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及中概股回流或将进一步促进市场增长。港股有望在科技AI、创新药等新兴行业的带动下形成新增长点,并对A股产生积极影响 风险提示:周期定位出现偏差;盈利判断存在误差;估值超预期下行;中周期主导产业业绩下滑超预期;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