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前天 08:32
植物的自卫机制可以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污染我们呼吸的空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项长达四十年的研究揭示了植物释放的异戊二烯作为天然杀虫剂,保护叶片免受昆虫侵害的机制。然而,这种自我防御机制也导致了环境问题。异戊二烯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阳光和氮氧化物反应,形成地面臭氧,对环境和健康构成威胁。研究人员面临两难选择:是利用异戊二烯保护作物,还是通过基因工程减少其排放以改善空气质量。这项研究为植物与环境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 植物释放异戊二烯作为天然杀虫剂:研究表明,植物通过释放异戊二烯来保护叶片免受昆虫侵害。在高温等极端条件下,植物会释放更多异戊二烯,作为一种自我防御机制。

🐛 异戊二烯的防御机制并非直接毒害:异戊二烯本身对昆虫无毒,但它会引发植物内部反应,提高茉莉酸含量,使得植物的蛋白质难以被昆虫消化,从而达到保护作用。

💨 异戊二烯的环境代价:异戊二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会与阳光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地面臭氧,对环境和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是仅次于甲烷的第二大碳氢化合物排放源。

🤔 研究人员面临的困境:如何在保护作物免受昆虫侵害的同时,减少异戊二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需要在提高粮食安全和保护空气质量之间做出权衡。

多年来,我们一直钦佩植物净化空气、对抗空气污染的能力。然而,我们的绿色盟友可能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加剧空气污染。虽然它们可能只是在试图抵御害虫,但这种特殊的自我防御机制也在危害环境。

研究人员早已知道植物会分泌一种名为异戊二烯的天然化学物质,但植物究竟为何以及如何分泌这种物质,却一直是个谜。尽管有人推测这是一种抗虫策略,但并没有实证证据证实这一点。如今,一项历时近四十年的研究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揭示了异戊二烯如何作为一种天然杀虫剂,保护植物叶片免受昆虫侵害。

在高温等极端环境条件下,植物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异戊二烯。为此,植物会释放高达2%的储存碳来合成异戊二烯。植物将大量资源分配给异戊二烯的形成,这表明了其重要性。为了证明这种化合物的关键作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实验室实验。

在温室试验中,研究人员对烟草植株进行了生物工程改造,使其能够释放异戊二烯,并将观察结果与不产生异戊二烯的烟草植株进行了比较。研究小组发现,饥饿的烟草天蛾(Manduca sexta)会集中攻击不释放异戊二烯的叶片,而不会攻击释放异戊二烯的叶片。

为期10天的观察表明,植物在两小时内对害虫的侵袭做出了反应。结果显示,以异戊二烯叶片为食的昆虫生长发育迟缓,这可能是由于接触该化学物质引发的消化问题,而不像那些啃食正常叶片的昆虫那样。

但异戊二烯的作用机制可能和你想象的不一样。异戊二烯本身对昆虫无毒。相反,它会引发植物内部的反应,提高茉莉酸的含量。这使得植物的蛋白质难以被昆虫消化。

“防御的不是异戊二烯本身,而是异戊二烯对植物的影响的后果,”主要作者汤姆·沙基说。

然而,这种天然的害虫防治机制也伴随着环境成本。异戊二烯是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由橡树和杨树等植物产生。它是地球上排放量第二高的碳氢化合物,仅次于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一旦进入环境,它会与阳光和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形成地面臭氧,这是一种与呼吸问题和环境问题相关的有害污染物。

现在,这种异戊二烯机制的发现让研究人员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我们是否应该培育更多释放异戊二烯的植物来抑制害虫的侵袭并提高粮食安全,还是限制经济作物产生这种化学物质的能力以期保护我们呼吸的空气?

“我们是否应该在农作物中添加异戊二烯,保护它们免受昆虫侵害,并承受昆虫对臭氧层的影响?还是我们应该通过基因工程,尽可能地关闭植物的异戊二烯合酶,以改善大气环境?”夏基问道,总结了未来生物工程师将面临的困境。

该研究已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异戊二烯 植物 空气污染 昆虫 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