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打球,一小孩突然出现在球场(罚球线边缘),打球的小伙子没看见,然后自己和小孩都倒地上。小孩四五岁大,奶奶在后边,很快上前将其抱起。小孩奶奶情绪激动,说你们给我等着。一块儿打球的大叔听不下去,上前与之理论,结果情绪越摩擦越大。小孩奶奶掏出手机开录,小伙子见状也不顾自身受伤,对着镜头就嚷:“不怕你录!”
小孩随即被送去医院检查,没几分钟,一男子带着酒气到球场叫嚷:“哪个骂我妈?是不是你,是不是你?”大叔、小伙,很快与之舌战,但没有粗口脏话,反倒是该男子,一直扬言要弄死XX。小伙血气方刚,不甘示弱,寸步不退。男子欲激将让小伙先动手(有本事碰我一下),小伙不上当,所以仍只是舌战。十分钟后,两民警来了,边了解事情原委边调解。
小孩在医院,什么情况尚不明确,所以需要明天进一步处理。民警了解、调解得差不多,记了当事人和证人电话后回去,我们也就散了,回家的回,打球的继续打。小伙父母也赶来现场,他爸从始至终很沉稳,与儿子的血气方刚形成鲜明对比。这位爸爸教育儿子:遇事要冷静,这种事(不是故意,没错)遇上了就遇上了,就像交通事故,不管有没有错,总会牵扯到责任。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以后还会遇到很多事……相比之下,球场冷清了半小时后,那酒气男子又在球场装逼,拿着个手机(不知道拍没在拍),对旁边打球休息的吃瓜群众输出:“我看哪个还拽……”其中一个受不了他:“你要怎样!”因为与撞到小孩无关,所以无所顾忌。男子知道找错了人,一边嚷嚷一边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我全程都在,有很多感受。起初大叔与小孩奶奶理论,我也上前说了几句,就事论事。我觉得争吵没意思,应该先确保小孩没事。后面小孩他爸来,主题就变成“骂人”“弄死你”,实在扯淡得很。尤其是最后,球场都散得差不多了,他还在球场撒泼犯浑,一副屌炸天自以为是的威风,叫人嫌恶。我不禁想:他在担心自己女儿吗?一个很深的感受是,如此为人父母,做监护人,能管好小孩才有鬼。与之对应的,是小伙他爸,始终沉稳冷静,心平气和,不卑不亢。值得一提的是,小伙刚高中毕业,上了重本线。除却年轻血气方刚外,人还是蛮不错的,有担当(很早就表示该赔钱会赔钱,后面跟小孩他爸吵起来气愤不过,才表示自己也受了伤,也要去医院检查)。
总结而言,从民事纠纷到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什么样的家长管教出什么样的孩子”。纠纷事小 ,孩子的安全、健康、成长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