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16小时前
新时代青年用行动践行誓言——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于三位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献词的青年学子,讲述了他们如何将青春融入国家建设的奋斗历程。他们分别选择了支教、科研和志愿服务,在各自的领域里践行着当初的誓言。尹欣然选择支教,用知识点亮乡村学子的未来;肖扬投身科研,致力于解决国家在科技领域的难题;赵建铭则长期参与志愿服务,用行动诠释奉献的意义。这些故事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对“强国有我”的深刻理解和实践。

🌟 尹欣然响应号召,选择前往贵州习水县支教。她克服困难,不仅教授多门课程,还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帮助学生们提升成绩,树立自信,最终坚定了她“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的决心。

🚀 肖扬深受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精神的激励,选择科研道路。他通过企业实践,深刻体会到科研的意义,并致力于解决工程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他表示,将继续努力,成为国家需要的工程师人才,为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 赵建铭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并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积极奉献。他不仅身体力行,还积极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带动更多青年参与社区和乡村服务。他认为奉献的青春更有意义,毕业后仍将继续发光发热。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殷切期望。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天安门广场,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打动无数人。

  4年过去,参加大会的不少青年学子已经或即将进入人生新阶段。他们如何用行动践行誓言?“七一”来临之际,记者采访其中3名青年,看一看把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热血青春。

  【献词重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2025年8月,北京师范大学新一批研究生支教团即将启程。25名同学的目的地:新疆库尔勒、四川木里、贵州习水、河北雄安。

  这几天,即将启程的同学们给统计学院的学姐尹欣然发了不少微信,向她了解支教经历,这勾起了尹欣然的回忆。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尹欣然参加献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尹欣然把这句话写在了支教申请书中。

  2021年8月,作为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她来到贵州遵义习水县第八中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支教。

  当地学生究竟需要什么?带着疑问,她走进大山深处。

  那段时间,尹欣然当起数学、音乐、信息、劳动“四栖”教师,还承担学生社团、文体活动等工作。“一同来支教的还有3名同学,每人至少要教3门课。边吃着冷掉的午餐边制作课件,是家常便饭。”尹欣然说。

  数学薄弱的小琳经过辅导,成绩稳步提升;多次家访后,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小辰受到鼓励,主动参加朗诵比赛……“我想让渴望知识者皆有门径可入,心向远方者皆获托举之力。”尹欣然说。

  2025年8月,尹欣然将成为中学数学老师。“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4年前的支教申请书,尹欣然以此作结。如今,她在新的教案本扉页写下:“用一辈子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献词重温】“科技强则国家强”

  “敢闯、敢干、敢坚持,是青年人的风采”

  这几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博士研究生肖扬在认真准备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谈及专业,肖扬侃侃而谈,谈到未来,肖扬话语坚定:“我想继续做好科研,不负韶华……”

  9年前,初进北航的肖扬观看了以杰出校友、航空工业英模罗阳为原型创作的原创校园音乐剧《罗阳》。“追啊,只有追,铆足了劲儿追!”罗阳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气神,让肖扬坚定了选择——做科研。

  2023年,结束在校的专业课程后,肖扬进入联培企业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开启为期3年的企业实践。肖扬的老师王自力教授叮嘱:“要精准找到企业在工程实践中的技术痛点,用可靠性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给出解决方案。”

  在实践中,肖扬深刻体会到科研的意义。智能时代,无人车、机器人的自主程度越来越高,任务场景也越发复杂。怎么保证安全?一次次研讨和试验中,肖扬跟随前辈们不断破解新难题。“直面企业‘真需求’,锻炼了我解决‘真问题’的能力。”肖扬说。

  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每当感到迷茫和疲惫,“科技强则国家强”的誓词激励着他,肖扬说:“敢闯、敢干、敢坚持,是青年人的风采。我会继续主动融入国家战略,锤炼可靠本领,努力成为党和国家需要的工程师人才。”

  【献词重温】“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奉献的青春更有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生赵建铭的毕业季有些特别。前不久,因长期做志愿服务,他被邀请参加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进行青年网络文明倡议。

  4年前,作为领诵员之一,赵建铭高声献词:“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现在,他践行了当初的选择:“志愿服务,我会一直做下去。”

  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赵建铭和334名同学来到首都机场,在抵离、海关、物流、语言等岗位志愿服务近3个月。乘坐轮椅的旅客乘车去赛区前,赵建铭需要帮助固定轮椅:“身着专业工服,会影响操作灵活度,完成整套流程后,往往汗流浃背。”他和同学们不断熟悉动作,“把坚持变成习惯”,为的就是“向世界展现中国青年的风采”。

  赵建铭所在的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00年。从奥运会到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这支队伍始终用行动服务国家所需。

  从一个人的行动到带动更多人参与,如今的赵建铭成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者,带动更多青年参与社区和乡村服务。

  “奉献的青春更有意义。毕业后,我还要继续发光发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赵建铭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青年 奋斗 志愿服务 科研 支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