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14小时前
金价连续两周下跌,超四成央行明确要继续买,普通人跟不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期,全球黄金价格经历调整,但央行购金热情不减。文章指出,地缘政治冲突缓和、经济数据回暖等因素导致金价下跌,但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依然受到关注。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超九成央行计划增持黄金,购金量占比快速增长。专家认为,央行购金旨在提升储备多样性和韧性,应对全球不确定性。尽管黄金受追捧,但专家认为其“货币属性”不会显著恢复。市场对金价后市看法分歧,高盛看涨,花旗则看跌。

📈 **价格调整与因素分析:** 黄金价格在经历近半年的上涨后出现调整,受到地缘冲突缓和、经济数据回暖、美联储不急于降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6月30日,现货黄金一度跌破3250美元/盎司,刷新一个月新低。

🏦 **央行购金潮:** 全球央行正积极增持黄金,世界黄金协会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黄金,近43%的央行明确表示将在未来一年内增加黄金储备。我国央行黄金储备也已连续七个月稳步增长。

🤔 **央行购金逻辑:** 央行购金的主要逻辑是提升储备组合的多样性和韧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地缘政治和金融形势。目前,央行的购金量占全球黄金总需求的约20%,高于2022年之前的10-15%。

🧐 **黄金的避险属性与未来:**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通常会上涨。但专家认为,黄金不会更多地恢复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属性”。

💰 **市场预期分歧:** 对于金价的后续走势,不同机构的预测存在巨大分歧。高盛预计金价将继续上涨,到2026年中期可能达到每盎司4000美元;而花旗集团则预计金价将下跌,到2026年下半年可能跌至每盎司2500-2700美元。

狂飙上涨近半年,刷新历史高点超过20次后,全球黄金价格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6月30日,现货黄金一度跌破3250美元/盎司,连续两周下跌,并刷新一个月新低。

分析认为,这主要受到近期地缘冲突缓和、经济数据回暖,美联储不急于降息言论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但在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整体环境下,作为“避险资产”和“硬通货”,黄金的价值依旧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已经涨超20%,图源:wind

不只普通投资者对黄金“上头”,全球央行也正为黄金疯狂。

世界黄金协会于近日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全球范围内的央行都会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了自2019年首次针对该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而近43%的央行明确表示,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自身黄金储备。

另据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32%央行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增加黄金敞口,这是过去5年来最高数值。

我国央行数据也显示,2025年5月末,我国黄金储备为7383万盎司,较4月末增加6万盎司,已连续七个月稳步增长。

全球央行“购金潮”体现资产配置逻辑的转变,也出于对黄金走势的乐观。不过,对于金价后续走势,不同机构的预测之间现出巨大的分歧。

高盛认为,2025年全球央行的黄金购买量仍将强劲,预计黄金价格的涨势将继续超过白银。基本预期年底金价为每盎司3700美元,到2026年中期则达4000美元。在极端尾部情景下,预计黄金到2025年底可能会触及每盎司4500美元。

花旗集团则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金价将跌破每盎司3000美元。到2026年下半年,金价预计回落至每盎司2500 - 2700美元区间。

如何理解黄金价格近期走势?全球央行“购金潮”背后的的逻辑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时代周报日前专访了世界黄金协会全球央行兼亚太区(中国除外)负责人樊少凯。在樊少凯看来,尽管黄金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但他不认为黄金会更多地恢复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货币属性”。

△世界黄金协会全球央行兼亚太区(中国除外)负责人樊少凯,图源:受访者供图

央行购金占总需求比例快速增长

时代周报:《调查》显示,逾九成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如何理解各国央行增持黄金背后的逻辑?

樊少凯:各经济体央行将黄金视为提升其储备组合多样性和韧性的重要方式。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和金融形势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央行选择增持黄金,以应对不断增长的不确定性。

根据我们的调查,逾九成(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12个月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这一比例创下自2019年首次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这表明几乎所有央行都对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作用充满信心。

时代周报:黄金在未来储备组合中的份额会占到怎么样的比例,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会有什么区别吗?

樊少凯:未来黄金在各经济体储备组合中所占比例难以准确预测。每个央行都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来构建其资产组合,因此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黄金最佳配置比例。不同央行之间在黄金配置上会存在差异。

时代周报:全球央行“购金潮”是否对国际黄金市场形成了结构性支撑?从投资者结构来看,今年以来是机构买入为主,还是个人投资热度高涨?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市场预期?

樊少凯:是的,目前各经济体央行的购金量占全球黄金总需求的约20%,而在2022年之前,这一比例仅为10-15%。这一占比的提升推动了全球黄金需求的整体增长。

不认为黄金会更多恢复“货币属性”

时代周报:作为传统避险资产,黄金常因地缘政治紧张而大涨。但自伊以冲突以来,金价在一周内下跌了2%。如何理解黄金价格这一段走势?它后续可能会随地缘政治变化如何变化呢?

樊少凯:以色列与伊朗冲突爆发的第一天,黄金价格出现上涨,反映出市场初步的避险情绪。自那以后,包括黄金在内的许多资产类别并未对紧张局势做出持续反应。

例如,尽管冲突持续,股票市场却有所上涨。市场可能认为当前的冲突影响范围有限。如果冲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变得不可预测,那么我们预计市场将会出现更强烈的避险反应。

时代周报: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来看,如何理解黄金在“后美元时代”中的角色?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是否正在恢复更多“货币属性”?

樊少凯:2025年,机构和零售投资者对黄金的需求都十分强劲。同时反映这两类需求的黄金ETF今年也出现了强劲的资金流入。2025年,在许多主要的黄金市场,零售金条和金币的需求也持续旺盛。

为应对持续的全球不确定性,许多投资者和个人转向黄金以管控风险并增加投资组合的多样性。黄金作为一种非政治性资产,不由任何政府发行,因此具有独特的优势。尽管黄金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但我不认为黄金会更多地恢复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货币属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时代周报”(ID:timeweekly),作者:王晨婷,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黄金价格 央行购金 避险资产 市场分析 投资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