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事情可以鄙视特朗普的极不受欢迎的 预算法案,被称为“一个大而美的法案”,或简称“BBB”。它将通过不负责任和不必要的减税将国家债务扩大到危险的水平。这将使收入分配向上转移。但是,也许BBB最荒谬、最无意义和最疯狂的特征是对美国能源供应的攻击。
被 "税刀" 砍向未来的能源法案
特朗普政府推动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BBB,大美丽法案)正以荒诞的方式重塑美国能源格局。这项被外媒称为 "能源自杀法案" 的提案,核心操作堪称魔幻:一方面对太阳能、风能项目加征新税,要求 2027 年后投产的项目必须证明未使用中国等 "敏感国家" 零部件,否则面临 10%-20% 的成本激增;另一方面却为冶金煤等化石燃料提供生产税抵免。
铑集团(Rhodium Group)分析显示,该法案将使风电和光伏项目成本再涨 10-20%,叠加取消 30-50% 的原有税收减免,整体税负增幅高达 40-70%。普林斯顿大学能源模型专家 Jesse Jenkins 的计算更触目惊心:
- 公用事业级太阳能项目税负增加约 11% 住宅太阳能增加 8% 陆上风电场与海上风电暴增 18%
更致命的是,法案将核能源、地热能、电池储能一并纳入加税名单,却为出口至中国的炼钢用煤开绿灯。清洁能源数据公司 Clearview Energy 预测,这将导致美国 500GW 规划中的清洁能源项目流产 —— 相当于放弃 42% 的电力增长潜力,直接引发各州电费暴涨:怀俄明州 2029 年电价或飙升 29.2%,德克萨斯州也将面临 4.1% 的涨幅。
当 AI 算力遇上能源断供:被忽视的科技连锁反应
Elon Musk 在推特上的警告正在变成现实:"这项法案将摧毁美国数百万就业,造成巨大战略伤害。" 表面看这是能源政策,实则在挖科技产业的墙角。
AI 训练对能源的依赖已到了 "生死线" 级别。OpenAI 的 GPT-4 训练单次耗电量相当于 300 户家庭一年用量,而谷歌 DeepMind 的 AlphaFold 每天需消耗 2.5 万度电。这些算力巨兽的稳定运行,依赖的正是太阳能 + 电池储能的黄金组合 —— 正如德克萨斯州 2023 年通过扩建光伏和储能系统,将电网紧急事件风险从 10% 降至 1% 以下。
但 BBB 法案正斩断这条生命线:
1、算力成本飙升:当德州失去规划中的 200GW 太阳能,数据中心不得不依赖天然气发电,电价每上涨 10%,AI 企业运营成本就增加数亿美元;
2、储能技术倒退:法案对电池储能加税,直接打击特斯拉、宁德时代美国工厂的扩建计划。要知道,AI 训练中哪怕 0.1 秒的电压波动都可能导致模型崩溃,而电池是稳定电网的关键;
3、科技竞争力流失:中国正以每年新增 100GW 光伏的速度构建能源优势,当美国数据中心因电价高企迁离本土,AI 竞赛的天平将彻底倾斜。正如 Jesse Peltan 所言:"没有电池就无法训练 AGI,中国深知这一点。"
一家追踪能源相关数据的公司Clearview Energy的负责人迈克尔·托马斯(Michael Thomas),估计这项法案将导致美国超过500 GW的计划能源供应被取消:
这将意味着美国电力生产的增长超过42%,这些电力将用于家庭、工厂、办公室、数据中心等。现在,在特朗普的预算下,这些都将消失。托马斯估计,这将导致美国人的电费大幅增加:
被文化战争绑架的能源政策:三个认知死穴
BBB 法案的荒诞本质,暴露了共和党在能源认知上的三重谬误:
谬误一:将可再生能源等同于 "气候空想"能源部长 Chris Wright 声称 "风能太阳能让电网不可靠",却选择性忽视德州案例:2024 年该州光伏 + 储能已支撑起 30% 的峰值用电,反而让电网稳定性创历史新高。共和党始终拒绝承认:当电池成本十年暴跌 90% 后,可再生能源早已从 "环保概念" 变成 "经济刚需"。
谬误二:用 "供应链安全" 掩盖技术短视法案要求能源项目证明 "无中国零部件",但美国本土光伏组件产能仅占全球 3%,这种政策本质是用意识形态绑架产业现实。更讽刺的是,被补贴的冶金煤 70% 用于出口中国 —— 相当于美国纳税人掏钱补贴中国钢铁产业,再让中国用低价钢铁冲击全球市场。
谬误三:将能源政策异化为 "反进步符号"当 Alex Epstein 之流将风电就业称为 "fentanyl jobs",当共和党用 "环保主义" 标签妖魔化新能源,他们实则在进行一场危险的政治豪赌:用短期文化站队换取选票,却牺牲了美国在能源 - 科技融合领域的未来。要知道,美国目前 35% 的新能源就业分布在共和党选区,摧毁这些岗位无异于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能源与科技双重败局:历史正在重演
BBB 法案的真正危险,在于复制了 1970 年代美国忽视半导体产业的错误 —— 当政府沉迷于传统产业保护,新兴科技赛道就会被对手悄然占领。如今中国在光伏产业链占据 80% 以上产能,在电池领域拥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而美国正通过这项法案主动放弃竞争。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当 AI 发展依赖的 "能源地基" 被破坏,美国可能失去下一场科技革命的主导权。正如马斯克警告:"数据中心若因电价逃离美国,中国将轻易赢得 AI 竞赛。" 而那些被法案伤害的风电工程师、光伏设计师、电池科学家,或许正在收拾行囊前往亚洲 —— 历史早已证明,忽视物理规律和技术趋势的政策,最终只会导致国家竞争力的雪崩。
在廉价能源与荒诞文化战争之间,特朗普政府选了最糟糕的一条路。而美国消费者即将收到的,可能不仅是飙升的电费账单,更是一张退出科技领跑者行列的单程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自”,作者:Rayking629,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