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整个职业生涯都是为蜀汉一家服务的,也就是说他根本就没有在离开蜀汉体制的条件下证明过自己。
有人可能被三国演义吹的情节误导了,那些都是猪粉罗贯中强行加给他的,把他吹的都妖魔化了,所谓“妆诸葛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唯一的高光就是在刘备去世后,带领蜀国军队六出岐山,确实以攻为守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他的生涯又不是只有这六年。
啊,那有人说,诸葛亮前期除了演义编的那些功劳之外,也帮刘备促成了孙刘同盟,跨据荆益,这也有的黑吗?拜托,孙刘同盟是孙权审时度势做的决定,刘备是兵败没得选择了,这也能算诸葛的功劳?孙权如果不想跟你联合,你就是说破天孙权也不会理你。得荆州得益州,是四虎上将为主的将领浴血拼杀,法正,庞统等谋主出谋划策,庞统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诸葛亮根本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位,纯纯躺赢狗,抱刘备和刘备手下的大腿而已。
反观姜维呢,无论是在天水太守手下当魏将,在蜀汉后期当大将军,还是被迫投降晋公司马昭手下的钟会,可以说在三家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对得起自己“天水麒麟儿”的称号。
尤其是生涯巅峰期,在蜀汉当大将军时,更是多次北伐,三国演义为了与“六出岐山”对应编了个“九伐中原”,实际上据考证姜维率部北伐足足有十余次。虽然胜负各半吧,但是你不能抛开蜀与魏巨大的实力差距来谈战绩,姜维每次都是下狗阵容,能取得若干次胜利已经很了不起了。
个人能力方面,姜维文武双全,更不是诸葛亮那样只能动脑,毫无武力值的人可以碰瓷的。别说姜维了,就是姜维手下的一个无名小校,跃马挺枪,在两军阵前点名要求诸葛亮出阵迎战,诸葛亮敢应战吗?
综上分析吧,我觉得人们千百年来的刻板印象该改变了,以后谈到三国时代第一人,门面,人们的第一印象就应该是姜维,而非诸葛亮。